台湾顺差 不是中国恩惠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李维一,在元月二十四日的记者会中,对陈水扁总统“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作了以下评论:一、二○○五年台湾从中国贸易获得五八○亿美元的顺差,累计起来,台湾从中国获得的贸易顺差已达到三三○○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台湾现有的外汇存底,如果不是在对中国的贸易中获得钜额的顺差,台湾将出现贸易逆差。
二、这笔钜额台对中贸易顺差直接拉动了岛内的经济,解决了多少就业,提升了多少居民的收入。
李维一上面这些评论,听起来好像有道里,其实禁不起经济逻辑的严谨剖析。
简单的说,贸易逆差本身,只要维持在可支撑水准,是不会伤害贸易逆差国经济。而且,若贸易逆差的形成是源自于内部活络的投资活动,反而有助于贸易逆差国经济的长期成长。
同样的,贸易顺差本身,也不必然有利于贸易顺差国经济。而且,若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因内部投资低迷,导致超额储蓄,形成资本过度外流,反而会伤害贸易顺差国经济的长期成长。
例如一九九○年代,日本长期享有贸易顺差,但日本经济却是长期停滞。同样是一九九○年代,美国长期出现贸易逆差,但美国经济总体生产力o是强劲扬升。这显示贸易顺差(或逆差)与总体经济表现,没有因果必然的关系。
李维一是说对了一半 ,如果扣除台湾对中国贸易顺差五八○亿美元(按中国官方统计),台湾对中国以外地区的整体贸易是呈现贸易逆差。不过,他的逻辑错了。他陷入重商主义的思维,错误的认为贸易顺差必定有利于顺差的一方。因此,李维一迳自仅凭片面数据就结论说:台对中这笔钜额顺差直接拉动了台湾经济,解决了多少就业,提升了多少居民的收入。
事实上,体制性追求长期国际贸易顺差,来推动经济成长,乃是重商主义“以邻为壑”(Beggar thy neighbor) 的过时思维,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差,已屡见不鲜。无论是贸易顺差或逆差,都必须控制在合适水准。否则,总体经济将严重失衡,衍生更多经济结构性的调整问题。
事实上,台、中贸易顺差主要是反映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变迁。无疑的,“台湾─中国─美国”这个供应链符合厂商的成本效率,但是就台湾人民整体经济利益言,台湾会不会为了发展此一供应链,而已经投入过多资源进入中国?这是一个台湾政府需要严谨评估的政策课题。
(作者为美国“台湾公共政策谘议会”研究员暨北卡罗莱纳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