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数年,踩在几乎变成四只平阳小虎身上,中国以龙姿席卷世界,“中国制造”品牌的货物充斥全球市场,从塑胶花、运动鞋到高科技的电脑、卫星,从食衣住行日常用品到杀人武器,放眼世界每个角落都有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它们形同倾销的低价冲击了各国的市场,打垮了当地的制造业,令工人失业、企业破产,双边贸易严重失衡。人们突然意识到所谓中国式的“和平崛起”,其实侵略性极强,中国人在微笑鞠躬签合同之后,就把你放倒了。德国“明镜”周刊(32 期)指出,美国对华贸易的逆差从2001年至今,从1620亿美元跃升为2千亿,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来没有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到这样的天文数字。杂志封面上赤龙缠绕代表美国的黑鹰,鹰爪虽然抓住龙的尾巴,但是龙爪直取鹰头,标题是:“中美对峙:争夺明日的世界”。文章的词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旁观者的幸灾乐祸,一百年风水轮流转,似乎在这个新世纪里,美国将被逼宫,即便不从第一超级大国退位,也得忍受跟赤龙平分秋色的现实。
西方媒体在报导中国时,往往容易犯几个错误:1。记者们没有阅读原始中文资料的能力,很多消息资料(特别是网上传递快速的那部分)根本就到达不了他们的信息系统中。他们凭藉一些粗略翻译为英文的资料,所能作出的分析和判断自然有局限性。当然许多影响力大的媒体拥有汉学家出身的特派员,他们娴熟中文,但是语言限制依然是道门槛。2。对最近五十年中共极权统治下,意识形态的荒诞、制度的僵化、社会人心的变态扭曲,缺乏基本的了解,因而对许多现今政治上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感到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3。特别是欧洲的媒体,对古老的文明,有种敬畏之心。他们一般不愿也不敢批评有三千年文化的中国。 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德国的政治家对北京的屠夫们呼吁:拿出你们古老文明的智慧来,和平地化解危机,避免流血。这种对牛弹琴的天真,往往也反映在欧洲媒体对中国的报导之中。4。跟前面提到的态度刚好相反,白种人的优越感,认为东方的文明、制度乃至民族比较次等,除了日本人的先进是无法漠视之外,其他各国反正不能跟欧美平起平坐。基于此,就像训练有素的大陆读者能从谎言连篇的官方媒体里解密,读出各种字面上没有的讯息来,我们在读西方有关中国的报导中,也应当知道个中“情结”,解开一些结,绕过几堵墙,才能到达源头。当然源头可能是清澈之泉,也可能是烂泥之塘,那可就见仁见智了。
还陷在专制政体中的中国果真能挑战自由民主的超级大国美国吗?从两国的贸易失衡来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就拿纺织业来说,由于台湾和中国的纺织品如潮水一般涌入市场,美国最近十年来的纺织业遭到重创,约有90万纺织业的员工失业,企业纷纷向政府告急,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今年一月开始,纺织品更是自由地流入美国市场,这样的雪上加霜,令布什政府不得不考虑纺织业要求对七种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提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来深谙自由贸易的金规玉律,一向反对保护主义,但是遭遇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和形同倾销的低廉价格,他们乱了阵脚,似乎不得不破坏规矩来求自保。中国工人之不同于外国的工人,是他们受到来自于政府和工厂老板的双重压榨剥削,除了微薄的报酬,往往连医疗工伤保险都没有,更别提失业、养老的福利。不必担忧工会的干预和法律的限制,中国的工厂老板把工人榨出油,榨出血,伤人(累)死人都不必负法律责任,反正赔钱了事。一本万利的生产事业,如果能跟监狱合作,让囚犯的无偿劳动力也投入,那就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了。试问西方哪个行业能跟中国的经营方式竞争?
佩斯托维兹(Clyde V. Prestowitz)是华盛顿的智库经济战略研究所(ESI)的创办人,曾任雷根时期商务部长的顾问,他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撰文。在他的新书《三十亿新兴资本家:权钱向东方的大转移》(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The Great Shift of Wealth and Power to the East)里,提出中国、印度和苏联解体后的各个独联体中的人口合起来有三十亿,他们都极为热切地投入了全球性的经济圈中,汲汲于牟利赚钱,发财致富。他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十亿人平均看来是贫穷的,大部分也都没有技能。然而这个巨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就算是三亿吧,这比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的人口都还多,这些人有高级技能,他们只用一毛五就能做出那些国家需要花一美元才能作的东西。 “技艺高超加价格低廉” -- 佩氏指出这是世界经济前所未曾面临的最大挑战。且不说中国产品是否质量高档,但价格低廉是不争的事实。当今消费至上的观念普及,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们似乎把价格因素置于质量之上,廉价商品大行其道,因此“中国制造”的商品很快地抢滩,进入世界市场。美国遥遥领先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接下来是日本、南韩和德国。后三名国家全部的贸易总和都还低于美中贸易。
美国的国中之国沃尔玛(Wal-Mart)百货公司连锁店跟中国的贸易额高达180 亿,甚至超过许多西方工业大国的对华贸易。该公司80%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巨额的资金从美国流入中国,在那儿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商人无祖国,50 万台湾商人在大陆买房置产包二奶,他们对台湾经济的受挫不感兴趣,对台湾会否被大陆并吞也不在意。美国的商人也一样,他们眼见最近十年本国的纺织业砍掉一半职工、电器业、造纸业和电子业也解雇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员工,贸易赤字直线上升,但是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将资金像水一样,任其流到生产成本的最低点,在那儿下注,大发其财。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就像七十年代的日本,进军美国,占地抢滩。当时日本制汽车占领了美国市场,美国汽车业一蹶不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九十年代开始以来美国的电子行业又将对日的贸易优势扳回来了。然而紧接着中国的各种商品铺天盖地而来,不到十年,就在美国市场上占了绝对的优势。
中国实行的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资本主义,政府结合资本家对人民进行最大限度的资源掠夺,不仅剥削他们的劳动力,还霸占城市居民的房屋土地、没收农民的耕地、水源,归公社会上的矿产、实物,摆布全国金融银行,支配人民血汗储蓄和社会流动资金,招安知识精英,占有他们的知识和科学技能,夺来为党服务,这是一场史无前列的政府对人民发动的侵权、抢劫的“战争”。党用行政力量一方面支援、一方面操纵市场经济(美其名曰调控)。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还有一个别国难以望其项背的强项:昔日落难的高干子弟,今日的太子太妃党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紧密抱团,权钱勾织,形成密不透风的利益权贵阶层,他们是中共政权的最坚定的核心。威权政治加上原始资本主义,又有整个国家的资产为后盾,加上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和忍气吞声,这可以形成怎样的一种威力啊。赤龙先吞噬了自己的子女,现在对世界又张开了血盆大口。
即将于九月初访美的胡锦涛是中国党政军一把抓的元首,学水利出身的胡氏在中共的党团机构中,经过二十年的历练,沉潜的功夫很到家,在江泽民下面低眉顺眼了几年,终于媳妇熬成婆,军权也于一年前拿到手。我们看到他以“新三民主义”骗取了人们的好感,但是并没有实际的行动,相反地,在思想和舆论的控制上,倒更上层楼了。在党组织和军事人员的调动上,胡锦涛不遗余力地部署操作,换上一批批他信得过的人。在对外事务上,胡锦涛经常出访,足迹遍布亚非拉和欧美,他访问过中东,会见阿盟22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的峰会同中亚诸国元首见面,显然跟中东和中亚产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是他外交的一个重点。
这次访美,中方要求白宫给予最高规格接待,二十一响礼 炮加红地毯,缺一不可,虽然他只来短短两天,算不上国事访问,十九声礼炮应是常规,但是白宫给面子很重要,可以作为他国内的筹码。至于“里子”--中美贸易的巨大失衡、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就是幕后的谈判交易内容了。爱面子的胡锦涛有可能作出一些妥协,这从他人未到,就先作了人民币升值(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 2.1%)、北韩的四方会谈、会见台湾的几位在野政党党魁、派员跟达赖喇嘛的特使在瑞士会谈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知道美国近期以来对中国的警觉和不满,国会里有关中国的听证会、圆桌会、专题会几乎无日无之。因此,胡老总早早地就先善意地表了态--狼外婆会小红帽,进门前还知道吞粉笔灰软化沙哑的嗓音呢。北京唯一没做的,就是释放几名政治犯了。奉劝胡老还是不必“免俗”,放放个把政治犯回家过中秋团圆,为自己的美加墨之行冲冲喜,中共不是一向喜欢玩这人质游戏吗?怎么这次又害臊了呢?对经济缺乏经验的胡锦涛能否在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上有所作为,是值得怀疑的。我们且拭目以待。然而,中共政权从来都是考虑政治优先的,从这个角度看,也不排除胡锦涛在幕后作出一些让步的可能。但是,可以预见,任何让步也都是不超过人民币升幅2.1%之类的、几乎无补大局的、象征性大于实质性的动作。
作者为《观察》评论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廖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