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农:环境主义的中国宣言--评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关于目下的世界,我们可能会找到很多词汇来描述。比如"全球化"、"新帝国主义时代"、"文明冲突"、"和平与发展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生物时代"、"新经济"、"世界危机"、"历史终结"、""全球变暖"、"全球治理"等等。但每一个词汇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问题,每一个词汇都不足描述这个世界。但无论哪一种描述,最终的指向无不是这样的三个主题:和平、平等以及环境保护。   

当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后,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实践着两个新概念,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是发达国家的"绿色增长"。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可持续与绿色都是绝对的基本挑战。  

关于环境问题,联合国把当作现在与今后世界面对的重大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世界面对着三大基本挑战,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联合国创立时的基本目标,"至今尚未实"),"第三类挑战是给予后代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未来,在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会成为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基础问题,显示了当代世界问题的严峻性。  

这是环境主义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而环境主义是基本内核,则是试图将经济增长的内容改变为绿色的增长,这应当是整个21世纪的任务和趋势。  

这种追求与现在世界各国追求经济增长的主流倾向形成对立。环境主义与增长主义对立在这个世界上四处可见。许多专家认为这是旧经济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为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增长与更好的环境都是新经济需要的,人类能够把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协调起来。这是第三条道理探索者的一个基本理念追求。  

在中国,这样的论调已有很多,但在潘岳的报告出现之前,这种论调只不过可能是一些学者或某此学术会议上的一种探讨,只是在民间保持着一种传播和交流的活力。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潘岳报告的意义,不在于他对中国式第三条道路的个人阐释,也不在于其学术和实践价值的高度,而在于,他作为中共理论界一个前瞻性的人物,或许代表了年轻一代中共干部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站在成百上千学者对发展主义的反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继承、对社会主义在今天的形态的探索上的一种集合。如果这种集合一旦成熟,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走上一条完成超越于即有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路。中国的繁荣或许就对世界有了另一番意义--一种新的人类发展模式在人口最多的一片大陆上开始实践。这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极有意义的。

  潘岳报告的提出,这篇报告中对当下中国及世界热点思潮的整合,也说明,中国似乎正在朝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那种认为中国已面临崩溃,中国的精英阶级已经堕落的说法,中共已失去了吸纳先进思想的活力,可能言之过早。中共以6000万党同的集纳量,还是将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精英聚集了起来,他们正在为中共的合法统治献计献策。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篇完全不同于以往意识形态的东西可以公开出笼,也表明中国的选择自己的道路上的一种整体的清醒。至少,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最早允许环境主义正式走上台前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