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的隐忧

 2003-02-20 18:2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最近常有海外的朋友跟我提起上海。

“为什么不去上海?”他们问。

的确,上海在世人眼中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标志与样板: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繁华直逼香港中环广场、新加坡乌节路的商业街。更有气势恢宏的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等。几乎所有作为一个现代化都市应该具备的硬件设施,上海都已经具有或正在完善。

北京也是如此。高楼林立,车如流水马如龙,遍地商机,满眼阅不尽的繁华。

作为一个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和小半个世界的人,我既为北京和上海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赞叹欣喜,又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地域失衡和贫富差距感到忧虑。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果坐火车从北京出发沿京广线南行,一出北京的市郊,便可以看到与现代化的高级商住楼相对而望的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四合院,简陋拥挤的棚户区等等。你会忍不住认为自己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火车继续前行,穿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无数大大小小的城镇与乡村,离北京越远,仿佛离干净、整洁、繁荣、文明的现代化的梦越远。

同样,倘若你是在上海的灯红酒绿里沉浸已久,习惯了这个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和消费水平的人,出上海西行三百公里到安徽省,恐怕你立马就会有上山下乡,恍如隔世的感觉。

中国就像一个捉襟见肘的大家庭里的偏心而虚荣的父母,将家里有限的积蓄拿出来,做了几件新衣来打扮自己最喜欢的几个孩子,并让他们四处走动来炫耀家庭的富有。可实际上家里还有一大堆孩子,或者衣衫褴缕,食不裹腹,或者光腚露臀,出不了门。

上海和北京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及中国人口的3%。将东部沿海几个占了全中国经济总量50%强的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涵盖的人口相加,也不及中国总人口的30% 。

贫困的,还是大多数。

不久前曾回到阔别五年的家乡小住。那是一个中部省份的省会城市。虽然与上海等沿海地区比可能落后十几年,城市硬件设施的变化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那通常代表着一方官员有目共睹的政绩:刚刚翻新拓宽的道路,新修的商业步行街,美丽的城市绿化风光带等等。

可是在这座城市里感受不到北京,上海等地的欣欣向荣和勃勃生机,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和焦灼。还有成群结队在街上游荡的年轻人无所适从的迷惘,沉溺在街头巷尾一字排开的麻将桌里无业人员管它明天会如何的麻木。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慢

和五年前相比,城市里外来人口更多,本地的下岗人口更多。他们和一大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在这个拥挤的都市里寻找,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

维系社会安定的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比市政建设的速度慢很多。老年人寝食难安,缺乏安全感。他们担心自己生病,因为公费医疗早已被取消,而医疗费用在飞涨,一人生病也许会导致全家变穷;他们担心自己的儿子下岗,因为效益好的国企越来越少,而好工作太难找;他们担心自己的孙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可能上不起学,因为教育正在走向产业化,学费也跟着在飞涨。

中年人心里也七上八下,再过十几二十年,自己会变老,要退休。可是,自己该如何养老呢?目前这还是一个谁也提供不出满意答案的大大的问号。

城市里既有孩子上每年学费上万元的贵族学校,也有孩子今天上完课,还不知道明天是否有书读。一个朋友的孩子在一所普通小学接受所谓七年制义务教育,他告诉我,仅仅在他们班上,就有多一半的学生是父母双双下岗多年,需要政府补助学费的特困生。而政府补助的名额,每个班三人而已矣。

城市里尚且如此,农村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中国这个大家庭,可以先让几个孩子穿西装,吃大餐,上名校,站窗口,但更应该想办法让所有的孩子有寒衣,有饭吃,有书读。只有这样,这个家庭才可能维持稳定,和睦和完整。

这也许是今后20年,中国政府在国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