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6 日,中國製造的汽車抵達江蘇省南京市港口,等待裝船出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中美關稅戰開打之後,中國外貿遭到巨大衝擊,中企想方設法轉運,以躲避美國關稅。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洗產地」的廣告瘋傳,上面明確表示可以幫廠商將貨品運到馬來西亞換標籤,偽裝成第三國產品銷往美國。大馬政府隨即收緊政策,嚴防成為洗產地的中轉站。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大馬政府開始強化合規管理,確保只有通過該國政府審核的貨物才可出口美國,以遏制其他國家的產品通過該國轉運的行為。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Miti)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宣布,政府將從6日起全面接管所有出口到美國的非優惠原產地證書(NPCO)的簽發工作,並停止授權地方商會或其他機構發放此類證書。
扎夫魯說:「鑑於這個問題已經浮現,我們決定撤銷原先授予各大商會與貿易組織的證書簽發權限,所有認證將統一由貿工部處理。」
他表示,盡管許多人對此表示不滿,但貿工部依然決定,從6日起執行這項新規,以致力於維護國際貿易的誠信,並遏制申報偽造與規避關稅的行徑。
近日,美國加大了對中國以及助其轉運貨物到美國的第三國的審查力度。中國企業試圖通過第三國出口,掩蓋真實原產地,以便逃避美國對華商品的高額關稅。
當地媒體曾報導,一些中國製造商利用馬來西亞作為轉運中心,甚至偽造原產地證書,以繞過美國關稅。有人僅花費約100令吉(約170人民幣)便可獲得用於運往美國的偽造原產地證書。
扎夫魯在國會會議中表示,他們已經收到「許多來自行業合作夥伴的投訴」。他說:「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物品都被貼上了(大馬)標籤,就好像它們來自我國一樣。」
對此,大馬貿工部在聲明中表示,「政府堅決致力於維護國際貿易行為的誠信」,同時還將採取其他措施打擊經馬來西亞進出口口岸實施的對美轉運違規行為。這些措施包括加強對NPCO申請人的審計,並與大馬海關合作,調查並懲處違規者。
聲明還指出:「政府將任何通過錯誤或虛假申報試圖規避關稅的行為,無論涉及商品價值還是原產地,都視為嚴重違法行為。」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在一份聲明中支持貿工部的行為,並表示大馬的關稅優勢促使一些國家的企業改變運輸路線,以逃避更高的出口關稅。
聲明指出:「轉運可能扭曲貿易數據,並導致外國商品傾銷,威脅到利潤已經很微薄的本地中小微型企業。」
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將向貿易伙伴國課徵10%至49%的對等關稅,其中馬來西亞面臨24%的關稅。隨後,他宣布暫緩執行這項政策90天,在此期間大部分國家僅實施10%的基礎關稅。
大陸網上湧現大量「洗產地」廣告
目前,美國對華商品關稅已增至145%,同時還針對大陸企業利用周邊國家「洗產地」的情形進行打擊。此舉對中國的外貿企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發現了可乘之機,即為出口製造商代理第三國轉運業務。中國業界的「洗產地」操作日益明目張膽,「貿易轉口貨代」公開招攬生意的廣告自4月初起在大陸網上瘋傳。
在中國社交媒體抖音上,有多個名為「Ruby—第三國轉運」(Ruby—Third Country Transshipment)的帳號發布廣告,宣稱可協助出口商將貨物運往馬來西亞等國家,並提供新的原產地證書,之後銷往美國。
此外,一個名為「經緯集運轉口貿易物流」的抖音帳號在4月7日發視頻稱:「經緯集運在各大轉口港、當地都擁有豐富的轉口資源,能夠出具真實有效且可靠的轉口手續文件。通過經緯集運的專業轉口操作,可以有效地解決反傾銷貿易壁壘難題。」
有物流公司的業務員告訴《金融時報》,所謂的「轉口貨代」就是可以把中國貨運到馬來西亞港口,再移往當地貨櫃更換標籤與包裝,當地工廠還能協助簽發新的產地證明。
廣東省中山市燈飾出口商銷售員歐小姐(Sarah Ou)表示:「關稅太高了,但我們可以先將商品賣給鄰國,然後再由鄰國轉賣給美國,這樣關稅就會降低。」
歐小姐透露,他們跟許多中國製造商的做法一樣,採用「船上交貨」(FOB,Free on Board)模式發貨。商品離開出口港之後,將由買家承擔相關責任,這種方式可降低出口商的法律風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