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3月8日訊】3月6日晚間,京東集團交出了一份外喜內憂的2023成績單。
在電商價格戰和直播帶貨業務的拉動下,公司最終實現了收入的低速增長。不過,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下滑,以及達達財務造假衝擊波,大幅侵蝕了公司的經營利潤;好在,極致的費用壓縮和大規模的非經營利潤,維持住了增長基本盤。
網際網路存量時代的挑戰仍在繼續,電商市場開啟了三巨頭之間的終極之戰。京東如何應對?出海補課,才是應許之道。
財報外喜內憂
3月6日晚間,京東集團披露了2023年Q4及全年業績,看起來很美。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3066.77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淨利潤33.89億元,同比增長11.8%。2023年全年,京東集團收入10846.62億元,同比增長3.7%,歸屬淨利潤241.67億元,同比增長132.8%。
為了實現收入增長,京東可謂下了血本。不僅加入電商價格戰,推出了「9塊9包郵」、「京東百億補貼」、「京東秒殺」等銷售活動,還重點扶持了「不收坑位費、不收達人佣金,就是更便宜」的京東採銷直播。在一系列事件營銷的助攻下,京東採銷直播「雙11」的總觀看人數超過3.8億,讓公司實現「成交額、訂單量、用戶數齊創新高」。
於是,過完年後,京東的傳播重點,便從劉強東回老家發錢,切換到了京東採銷人員的超額年終獎,規模增長72%、最高超50倍月薪,簡直羨煞旁人。
但是,京東成績單中的業績增長部分,卻經不起細看。
公司利潤的增長,並非來自業務價值的提升。2023年Q4,公司整體毛利率14.2%,與上年同期的14.1%,幾乎持平。同期,核心業務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3.0%下降至2.6%。2023年第四季度,京東集團的經營利潤,由上年同期的48億元下降至20億元。主要原因為,與達達有關的商譽和長期資產的非現金減值40億元,以及京東產業相關的長期資產的非現金減值11億元。
今年1月,在例行內部審計中,達達自曝可能出現了業績造假和員工涉嫌詐騙犯罪。根據威廉亚洲官网 的獨立審查結果,達達在之前的財務報表中虛增了收入與成本。經營利潤大幅下滑的前提下,京東集團的淨利潤得以大幅增長,主要來自於費用的壓縮和非經營性利潤。
在財務大師許冉的領導下,京東壓縮了履約開支(包括採購、倉儲、配送、客服及支付等)、研發開支和一般及行政開支。這三項所佔比例,2023年Q4為7.8%,同比壓縮了0.6個百分點;全年壓縮了大約0.3個百分點——對於萬億規模的京東來說,這就是擠出了30億元。
重頭戲在於非經營利潤。由於利息收入增長及股權投資相關虧損減少,公司2023年Q4的非經營利潤為17億元,上年同期為-4億元;去年全年,這項利潤達到75億元,而上年為-16億元。
如果沒有這項利潤,在達達衝擊波的影響下,京東集團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錄得業績大幅下滑,全年的業績也不會太好看。整體業績數據亮眼、核心業務提升有限,在此背景下,為了提振市場信心,京東推出了更豐厚的現金分紅和更大規模的回購計畫。
2023年度,京東集團擬現金分紅12億美元,較上個年度提升20%左右。
針對市場的低迷狀況,公司在2020年3月-2023年12月,累計耗資15億美元回購股份。接下來的2024年3月17日-2027年3月,公司將在36個月內回購30億美元。但這並非長久之計。一家公司的價值提升,最終還是得回歸到業務價值的成長上。怎麼辦?
補課出海
中國新年剛過,風平浪靜許久的網際網路併購,再起波瀾。
市場傳言,京東計畫收購英國家用電器零售商Currys。這是一家百年老店,目前在全球擁有800家門店和2.8萬名員工,以英國和愛爾蘭市場為主。受通脹和新渠道的影響,Currys業務承壓,股價已經跌到了過去幾十年以來的低位。京東入主的消息一經傳出,Currys的股價立馬暴漲近40%。
不過,存在爭議的是收購價格。此前,有投資機構報出7億英鎊的價格,被Currys董事會閃電拒絕。京東大致要出到8億英鎊,才有機會坐上談判桌。這筆交易能否推進,3月18日,將是關鍵節點。
另外,有媒體報導稱,去年11月,京東有意收購德國最大電子零售商Ceconomy。為什麼現金流下降的京東,還想要頂著高價,收購這些陷入業務危機的歐洲小號版的蘇寧和國美?因為據說,京東太想在海外市場有所建樹了。
中國網際網路正在步入存量時代,增長危機,早已成為懸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了應對這頭即將到來的「灰犀牛」,網際網路巨頭們分成了三大陣營,出海、深化、換道。但並沒有等太久,市場便給出了各大公司第一回合的成績單。換道的典型代表小米集團,打磨數年推出了新能源汽車SU7,卻遲遲未能公布價格,以至於網路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段子,「勸軍收手」。
京東、美團選擇深化業務,卻踏錯了週期。畢竟,業務深化必須建立在消費升級的基礎上,才能挖掘出更大的用戶價值。於是,它們在2023年,成為一線網際網路公司中,市值壓力最大的兩家。
騰訊、阿里巴巴、抖音,本土市場+海外市場共同發力,基本形成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新一代的三巨頭,DAT即將取代上一代的BAT。電商市場,拼多多憑藉Temu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成功建立第二曲線,讓阿里巴巴和京東方寸大亂。
國內電商市場的價格戰愈演愈烈。本來已經「馬放南山」的京東,不得不加入這場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錯維戰爭。原本對出海略顯冷淡的京東,也不得不打上雞血,在年初的新春賀信中重點談及「供應鏈能力出海」。京東物流新型基礎設施先行;對海外3C零售資產的收購,也是重要落點之一。
現在的問題在於,拼多多優先拿下了北美市場,阿里巴巴的勢力範圍遍及東南亞(Lazada)、中東(Trendyol)、歐洲與南美洲(速賣通)。哪裡還有什麼藍海市場留給京東?
京東當下的尷尬,類似於快手。當抖音通過Tiktok成功拿下歐美市場後,快手再度掏出Kwai,也只能主要針對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
不管能不能收購Currys,京東出海也是必須要完成的補課。如果再不想辦法迎頭追趕,公司戰略層面的掉隊只怕會越來越遠。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