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嬌耳」的溫情 冬至話餃子(組圖)

 2023-12-22 10:1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北方家家戶戶冬至吃餃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2月22日將迎來2023年冬至。民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北方人吃餃子,特別是河南人俗稱吃「捏凍耳朵」。餃子在很久遠以前的確叫作「嬌耳」。「嬌耳」的傳說充滿了溫情氣息和古老的人文色彩。小小的餃子不單是中華第一節慶美食,也縈繫著傳統文化的悠遠綿長的脈絡。

冬至大如年」北方吃餃子

現在的人每逢歲末都喜歡過感恩節、聖誕節、元旦和新年等等,不太講「冬至」的事了,可是在古代,冬至有多重要?冬至,俗稱「冬節」,不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民諺稱「冬至大如年」,不是誇張,其實是來自《清嘉錄》記載。中國古代由周至秦,以冬十一月為正月,的確是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冬至」才是新年伊始。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後漢書》中又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漢朝定「冬至」為「冬節」,官府舉行「賀冬」禮,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友各自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到了唐宋時期,皇帝都要在「冬至」祭天祭祖,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老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在南方地區,有冬至宴飲祭祖的習俗;在北方地區,冬至日要吃餃子。

【醫師講堂】醫聖張仲景(16:9)
張仲景以「祛寒嬌耳湯」醫治百姓的耳朵凍傷。(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餃子的來歷 兩個民間傳說

餃子是怎麼來的?一是從女媧造人說起。女媧用土造了人,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一遇寒冬,大地上的人耳朵就被凍成冰,一抹就掉啦。女媧不忍,又為了人想個辦法,在人的耳朵上穿一根線,線頭讓人用嘴角咬著,這樣兩邊都牢固。日久天長,人們每到年末的天寒地凍時,就會趕緊咬著有「線」(「餡」)的餃子,以提前預防自己的耳朵給凍掉了。這個傳說蠻有趣的,也令人有種莫名的感動。盤古開天闢地後,女媧以神的形象,降臨大地。她感到形影孤單,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像,就用黃土仿照自己的樣子捏出人類,她又忙又累,還是覺得這樣太慢了,便用藤條沾上泥漿,揮舞起來,泥漿灑落在地上都變成一個個人。人類造出後,女媧微笑著又讓男女自由婚配,繁衍後代,使人類懂得建立家庭,養兒育女,從此人類生生不息,所以女媧被尊為「始祖母神」。造人時,嘴咬著線頭免得耳朵凍掉這個細節,在神傳文化中添加了細膩靈動的氣息,使女媧的形象更加豐滿。

還有一個傳說,距今已近1800年,是醫聖張仲景舍「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是南郡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他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相傳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各地蔓延瘟疫,張於是辭官回故鄉為家鄉百姓治病。適逢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在沿途,張仲景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紫凍爛了,頓時心裡非常難過。他就叫弟子們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

羊肉、胡椒等驅寒,可治凍瘡,鄉親們在服食過後,耳朵很快就完好如初。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的習俗。以後人們就稱它為「嬌耳」、「餃子」,至今南陽一帶仍有人傳唱民謠:「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醫聖張仲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技術官僚」。想必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冬至這天遙想1800年前,真正愛民如子的張仲景,餃子吃在嘴裡心裡也暖暖乎乎的吧。

女媧補天
女媧娘娘(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餃子的發展演變歷史

餃子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名稱多采多姿。三國時期《廣雅》中稱它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偃月形餛飩」,偃月就是餃子的形狀。唐代稱之為「扁食」,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獨吃。宋代稱為「角子」,或「水角兒」,明代以後稱餃子,到清朝「餃子」之名算是固定下來了。這些名稱大多從形狀上命名,也有一些可愛的俗稱,如南方某些地區叫做「水餑餑」、膠東稱之為「餶餷」,還有些農村稱之為「煮餑餑」等等。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