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此前囤積的高端晶元庫存已經用盡。(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2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研究表明,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此前囤積的高端晶元庫存已經用盡,恐因此被迫退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12月30日,華為發布了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2023年致辭,「活下來」仍是主題。
12月30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23年新年致辭中表示,2022年是華為從應對美國不斷制裁的戰時狀態,逐步轉為制裁常態化正常運營的一年。2023年,是華為關鍵之年。「2023年必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全體華為員工將奮勇前進,衝破一切艱難險阻,有質量地活下來。」
徐直軍透露,預計華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369億人民幣。
徐直軍認為,為了實現2023年的經營目標,制裁常態化下的華為,「我們只有積極進取......才能為公司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才能完成2023年確定的經營目標。」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上線了一篇關於《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文章中提到,全球經濟將面臨著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2019年,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對華為實施貿易禁令,禁止該公司在其新智能手機中使用Alphabet Inc(谷歌)的安卓系統,以及其它源自美國的關鍵技術。
制裁導致其智能手機設備銷量直線下降。它還失去了關鍵組件的使用權,這些組件使其無法設計其HiSilicon(海思)晶元部門下的智能手機處理器系列。
中國晶元進口的很大一部分用於組裝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然後再出口到國際市場。德國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2021年11月公布的研究報告說,擾亂全球晶元供應鏈最重要的因素是對晶元的需求猛增以及美中技術競爭。報告說,美國對華為實施出口禁令時,「一些中國公司因擔心面臨類似華為的挑戰而開始囤積晶元。」
據美國之音2022年12月29日報導,根據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威廉亚洲官网 報告,華為用於製造智能手機的高端晶元庫存已經用盡,在晶元遭美國斷供下,華為恐被迫退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該報告稱,海思設計的智能手機晶元(麒麟系列)在全球智能手機應用市場的份額已經從去年第二季的3%,一路走滑到今年第三季的0%(零)。
受限於美國禁令,華為的先進晶元供給渠道已被完全切斷,這代表包括臺灣的台積電和韓國的三星等高端晶圓廠都不能繼續為其代工,在此前提下,其高端5G手機所用的麒麟晶元恐已難以為繼。
華為和海思之前緊急囤積了超過一年使用量的晶元,但支撐到現在,晶元庫存終究還是有用完的一天。
分析人士說,美中的晶元和高科技博弈已拉高到國家戰略層級,絕非一家公司可以扭轉的,因此,華為要在智能手機業務上成功突圍美國封鎖的概率不高。
Counterpoint Research位於臺灣辦公室的半導體研究主任蓋欣山(Dale Gai)以電子郵件回覆美國之音的採訪表示,「基於目前對晶圓製程(14奈米以下)高科技設備的進口限制,中芯國際在未來幾年內,不太可能建立足夠的先進位程晶元供貨給華為。」
位於北京的電子產業分析師、同時也是海豚智庫創始人的李成東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說,華為很難繞過美國限制,找到穩定的晶元供應來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