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總部大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2月21日訊】剛過去的週末,寒意侵骨,病毒肆虐,穿梭在杭州寫字樓之間的行人寥寥無幾。在未來科技城的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總部,此時卻迎來一隊身穿黑色外套的客人。
阿里園區九號館的企業展廳裡,一幅面積近120平方的顯示巨屏,播放著這家企業20多年的經歷和成果。兩年之前,在這駐足的,不乏各種政要官員。光是在2016年,阿里巴巴就接待了超過24000個不同層級的官員:平均每個工作日100個。
但過去兩年,九號館企業展廳沒有以前熱鬧了。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餘杭未來科技城管委員園區拔地而起的一塊招牌,一度被嚴嚴實實地用黑色塑料袋包裹了起來。招牌上原來寫的是:餘杭區服務保障阿里巴巴領導小組辦公室。小組還有個阿里味兒十足的名字——親橙辦。
這個從2018年創辦的政府組織,多年來一直堅持著單邊主動發力,全方位全天候服務保障阿里。光是政企會議互動,半年時間就能超過150次。更早之前的2012年,因為馬雲在民營企業峰會上的遲到,能讓當時的浙江省一把手道歉,並決心舉全城之力,治理交通擁堵問題。
在北京12月15日的經濟會議上,隨著官方提振信心的決策落下,民營經濟似乎再度成為了活力復甦的首要對象。
12月18日,喊著「省會強則全省強」的浙江新任一把手的到來,讓這裡久違地生輝了。他們把會議開進了阿里巴巴這家省會最重要的企業裡。這釋放信號的意味,不言而喻。
救民企第一槍,又一次在浙江率先打響。而杭州和阿里巴巴,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政府和民企合作關係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樣本。
在阿里最鼎盛的時候,馬雲常常會提及企業和政府的關係:要相愛,但不要結婚。他把阿里和政府的關係分成了三個階段:從政府給空間,到給理解,最後企業向政府建議。
浙江作為民營經濟的原點,過去一直就充當著經濟決策風向標的角色。
40年前,當經濟整肅運動的風暴捲向浙江,最後在溫州,這個中國民營經濟的「耶路撒冷」,留了下至今最具傳奇色彩的時代印記。溫州樂清柳市成了這場風暴的中心,一群在當時被稱為「八大王」的小老闆,被捲進風暴眼當中。到了現在,還有當地人笑稱他們當中的目錄大王葉建華,創業比馬雲的黃頁更早,是阿里巴巴的爸爸,叫做阿里爺爺。
因為造的房子能排下12輛小汽車,能買得起摩托車,大王們被列入經濟犯罪工作組的打擊對象。一夜之間,自找創業門路光榮,成了投機詐騙牟取暴利。打擊的鐵錘落下,有人倉皇出逃,有人鋃鐺入獄。
這場民營經濟的「倒春寒」最終在兩年後得以散去。雖然大王們的光彩不復往日,但打開了溫州千軍萬馬創業潮的序幕,「溫州模式」盛極一時。其中就有現在正泰集團的南存輝。
前段時間,南存輝剛剛接了馬雲的班,成了浙商總會的會長。這個時代更替中成長起來的商人,也成了浙江民營經濟的代言人。
多年後看來,民營經濟和政府的關係,從對著干到扶著干,迂迴、往返,最後還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歷史有時是相似的。從兩年前首次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到一年前提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再到現在「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對民營平台企業的態度,也是在動態調整中螺旋上升。殊不知,這種所謂的「螺旋式上升」曾經給民營經濟帶來的傷害又有多大……
其實,拋給政府的問題從未改變過:如何營造透明的競爭環境,以及如何保障公平的交易秩序。而不變的,還是浙江這片土地上民營經濟的韌性。民營企業的機會,往往也都藏在穿越寒冬後每一次的動態調整中。
那麼,阿里和政府的「第二次相愛」開啟後,又會走多遠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