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组曲(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
自19世紀初以來,巴赫即樹立了音樂界不可撼動的地位。直至今日,巴赫始終高居雲端,令眾人仰慕而終不可及。
巴赫的作品包涵高度寧靜與自信
巴赫的作品裡包涵了高度的寧靜與自信,其旋律、節奏、和聲結合之完美令人讚嘆。即便他最不重要的曲子也體現著一種平衡之美,體現著孤立成分間的巧妙結合,體現著作者清靜寡慾的心境;正是巴赫對生活的態度賦予了作品超個人的力量。
宮廷室內樂,吹笛者為腓特烈大帝,彈琴者為巴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歷史學家時時不忘提醒我們,身處周圍的大環境中,即便巴赫這樣的巨人也不可能真正具有作品裡那種高於凡人的人格光芒,他只不過是人叢中的一個,只不過比同時代人偉大些罷了。但我認為事實恰好相反。當我們將巴赫與同時代其他作曲家進行比較時「比如維瓦爾第,巴赫曾經向他借鑒多多,在作品裡也引用多多」,巴赫的卓越不群,其作品的與眾不同便會一次又一次的凸現出來。
即便像亨德爾這樣的天才,只需與巴赫的寧靜自信相比,他的作品頓時變得不可思議的任意不定。巴赫的音樂並不拘泥於個人的小世界,同時也關注著身邊的大世界;不僅關心眼前的一切,而且關心人類的終極目標;不僅散發著伸手可及的魅力,同時暗藏著遠在深處的誘惑;因此,他的音樂使我們體會到一種堅定不移的力量,而其他人的作品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當我們還未明白過來,巴赫的音樂已經在顯示著它的獨特性了。一方面,它是外露的音樂,自然連貫、震撼人心;而同時,它又是自信而自製的,很好的掩藏了音樂中的奧秘。
巴赫從不刻意的刺激著我們或者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但是他卻能夠在樂曲中融合進力量與冷靜、緊張與鬆弛、搏動的生命與深刻的寧靜。
巴赫手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巴赫與貝多芬的相似和不同
在巴赫生活的時代,迂腐之氣及後來對細節的過分注重曾經甚為風行;巴赫也並非絲毫不為所動。他遵從了他那個時代裡單純主題的創作原則;後來證明,這一音樂主題創作原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赫的創作靈感。事實也確是如此。巴赫無法完全施展駕馭音樂中強烈對比及主題多樣化的才華,因此其音樂主題也就鮮見獨特性。
而貝多芬則更像個戲劇家,他賦予每個主題以獨特的個性,就像戲劇家在劇作中安排他的角色們一樣,讓他們在生活中互相衝突碰撞。
巴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巴赫是內斂的,他的音樂有時是史詩,有時是抒情詩;有時是客觀的,而有時又是主觀的。巴赫和貝多芬都可以製造出一種音樂,它完全屬於音樂自己,有它自己的高潮和結局,而無需屈從曲作者的調遣。
巴赫與貝多芬的相同之處就在於,他們的音樂都可以依照自身的規律發展下去。和巴赫一樣,貝多芬總是盡力使音樂表現它自己,按照自己的脈絡發展至高潮。他總是小心的看護自己的作品,看著它們一一踏上屬於自己的歸宿。同樣地,巴赫的音樂也是按照它自己的規律發展下去的,如同受機械控制的機器般毫厘不爽。
巴赫的音樂作品堅持客觀性
眾多的音樂家都似乎是多愁善感、情感脆弱的塵外之人,但任何依靠直覺的東西,對巴赫來講好像都是多餘。巴赫在作品裡將主觀情感統統化作一種冷峻嚴肅,並且執拗的堅持著音樂的客觀性。因此巴赫音樂中人性的一面就顯得不甚突出。然而巴赫並不是一位偉大的、比其他人要「客觀」得多的,將個人的生活體驗完全轉化為嚴肅音樂的作曲家。他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將養分注入了每一部作品、每一個小節。
巴赫郵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威廉.富特文格勒(德語: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德國指揮家,作曲家。富特文格勒被公認為20世紀、甚至整個西方音樂史上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尤其是他對德奧交響音樂的詮釋,總能完美地詮釋貝多芬、布拉姆斯及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相當具有權威性。
作者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