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內涵,才能明白孔子講的「君子和而不同」是什麼意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古書一般都開宗明義,《中庸》也不例外。因此,頭一章結論的部分,也就是最後兩句話,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告訴你「中」是儒家認識到的天下必須遵循的根本法則,同時也告訴你達到「中」的辦法就是「和」。此法一明,即可徹悟孔子所講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真義。
原文是這樣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大家一看,可能覺得之乎者也的,很難理解。其實那只是古人講話跟今天不同而已,道理其實簡單易懂。大意是說:喜怒哀樂等等這些人的情感,還未表露出來時,就是處於「中」的狀態。情感一旦宣洩出來,就要有所節制,儘可能往中的狀態調節,這就是所謂的和。中,是天下必須遵循的最大的根本法則,和,是能讓人達到中這個狀態的辦法。事物達到中和,天地必然各安其位,次序井然,陰陽調和,自然孕育萬物,生機勃勃。
這裡以人的喜怒哀樂作為例子,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中」這個制約萬物萬事的標準,是個怎樣的狀態和表現,並非只有人的情感表現出中的存在。儒家其實是道家在人這個層次的學問,因此,大家可以把中看成道家講的道在人世間體現的狀態,也就是道在人中的體現。我們將它理解為人能感覺到的道。於是儒家取名為中。
說白了,這裡告訴你處理事情的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記住,天下萬事萬物,都被「中」這個根本的法則,或者標準所制約,偏離它就會漸漸出問題,偏離越遠問題越大,所以,心中時時記住它,就知道在問題出現後,如何解決。那就是一旦偏離,就以中的狀態為目標,進行歸正,這個過程就叫和。而天地間最大的和,就是陰陽調和,中醫治病就是體現此理的運用,它無論用什麼辦法,為的就是調和人體的陰陽,使之達到中的平衡狀態,即陰陽平衡,自然病就好了。而人體,道家稱作小宇宙,所以,大到天地,小到人體自身,都是這個道理,人世間萬事萬物,都不可能片刻偏離中的軌道,偏離的過程就是漸漸出問題的過程,這是舉出我們能看到的自然現象來闡述此理。比較好理解。所以,這裡,是以最常見的情感和天地作為例子來講中庸之道的。
我們提到對中庸最普遍的理解就是不走極端,因為過猶不及,不足和過度都會使得事物走向失衡狀態,倒向一邊,就會出問題。所以中這個軌道,是不能變的。正所謂「中不偏,庸不易(易,變更的意思)」。中庸的庸,與用同音,因此,也被人理解為實用之道,用中之法。是可以具體實踐和掌握的實用的智慧。
只有懂得中庸之道的內涵,我們才能明白孔子講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多種理解。我們僅舉一例。比如君子講以道德教化百姓,但會根據不同的人,行之有度的做,不給人超出限度的壓力,他們會考慮時代、身份、年齡、民族文化背景、環境等現實條件和不同人的理解能力來做,此為中和的實踐,使自己與受教化的人達到一個中的平衡點,讓人易於接受,感到親切自然,這時候,就是處於和善也就是真善的狀態,自然道德教化行之有效,不會輕易走向失敗。展現出來的狀態就是不教條,不挑選,今天人們把它叫作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
孔子一生倡導仁義,是圍繞「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在實踐的,能與不同的人維持和睦協調的關係。因此君子平時與人相處,不會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尊重理解別人的同時也會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境界和做人的標準,也就是不會混同於他人,隨波逐流。有著包容、大度與智慧的風範。
那麼小人的做法,則剛好相反,他們「同而不和」,是反中庸的,時時事事要求對方順同自己的心願,跟自己一樣,否則就怨恨,排斥,絕對無法容忍別人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展現給人的就是不和,就是矛盾,就是不善,因此,古人講和善和善,不和的人,就不會善待別人。好走極端,心胸狹窄,沒有尊重理解與包容之心,必然偏離正軌,背離中道,使得人生事業皆走向極端的絕境,導致失敗。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當然就有了參照,不會再去做小人了。
所以說,孔子深諳中庸之道。不懂此道,也就不懂孔子的學問。
此理雖然簡單,但在生活中具體碰到各種不同領域的問題時,具體運用起來就千變萬化了,因此,古人一生都在學習,都在人生難題面前不斷提出疑問,反覆實踐和運用的過程,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使得中庸成為一門行之有效且變化無窮、學無止境的學問。
責任編輯: 張雲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