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是按照規模來排名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8月20日訊】大家知道,世界500強是按照規模來排名的,它比的是收入,看誰的塊頭大。可是,人人都知道,個兒高不一定有用,塊頭大也可能是虛胖,比如健身的人,要看BMI、看體重和身高的相對比例。那麼,為啥不直接按利潤排名,或者直接拉出來比利潤率呢?
首先,利潤是個非常不精確的指標,它可以合法合理合規的靈活調節。比如折舊多折點還是少折點,它都可以影響噹期利潤;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還講過一個故事,如果一個假會計把大樓價值記成-1億,每年折舊-1000萬,那麼利潤扣掉折舊,每年就可以-(-1000萬),竟然增加了1000萬,你說神奇不神奇。
套路多了去了,比如先發貨,賒賬銷售,管他現金收不收的回來,但一樣可以在賬上記成利潤;再比如新管理層空降過來,搞個財務洗澡做低基數,一頓操作來個存貨減值、商譽減值、壞賬計提,那麼利潤馬上跳水,股價就等著暴跌吧。
然後這個時候,它可以開始回購股票,第二年認真做業績,利潤同比給你來個100%增長,那些割肉止損的投資者看著股價先跌後漲,割在最低點。
所以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都不會對利潤言聽計從,我們會看自由現金流,而且是調整過的最可靠的調整後股東自由現金流。
其次,世界500強是面向大眾的一個榜單,普通人都是更加關注規模。比如就業求職,大家都是比誰在大公司,誰的平台大,這個時候,按照收入排名,就更加直觀。
第三點,作為大部分的CEO,追求的一般也都是規模,收入越高的公司,服務越多的大眾百姓,社會責任、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一般也都更高。如果你是CEO,讓你管一個大公司和一個小公司,你肯定覺得管大公司更有成就感。
所以簡單小結,為什麼世界500強按照收入排名,因為用利潤很不精確,也因為它是個大眾榜單,大眾更關心知名度和規模,CEO們也更關心做大規模。
那麼,如果從誰更強的角度來討論,我們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呢?
印象深刻的有幾個數據。首先,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是5%,而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有11%;這就好比,倆人月薪都是一萬的話,一個人月底能剩500塊,另一個人能剩1000塊,這差一倍呢。
而對盈利能力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指標,ROE(股東權益回報率),中國企業大概在10%左右,而美國公司大概在近20%,也差不多是一倍。
為什麼ROE這麼重要,因為這就是你長期投資能得到的回報率。重要的事再重複一遍,你長期投資,最後你得到的就是企業的ROE。你買理財要看收益率,那麼你買企業,也要看企業的收益率,這是一模一樣的道理。
那麼,你可能會問,從賺錢的角度,為什麼美國公司比中國公司的盈利能力看起來要高了一倍呢?這裡面也許有以下這些因素:
首先,美國公司大部分是輕資產的經營模式。能外包的就不自己搞,能代工的就找人貼牌代工,像大家熟悉的蘋果,耐克,甚至高通做晶元,他們分別找代工廠,都發了大財,而不用說蘋果耐克和高通,他們只做研發、設計、品牌、營銷,這些最賺錢的業務,他們牢牢攥在手裡。
而上榜的中國公司,普遍資產較重,雖然規模大,但是想要增長,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巴菲特說過,好生意是產出很多,但是對資本投入的要求越少越好。簡單來說,就是馬兒跑,還不吃草,這就是值得投資的好馬兒。
第二點,企業文化和股東文化的不同。迪士尼CEO艾格的自傳《一生的旅程》,為什麼艾格會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有人說因為上海迪士尼,有人說因為漫威很成功,也有人說……其實真實原因簡單:他是迪士尼歷任CEO中,任期股價漲幅最高的一個,就這麼簡單。
美國公司上至CEO,下至普通員工,所有人盯住的都是市值,為了提高市值,就需要把利潤率和ROE提起來,大家抱團,目標一致。而中國,榜單上都是大國企偏多,激勵機制上,還有很大的可以提升的空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