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醫治療情志病有許多有趣的方法,驚恐療法即是其中一種。就是用使人驚嚇或恐懼的方法,來治好心理疾病。
中醫認為,人有五臟,化為五氣,生出喜、怒、悲、憂、恐五種情志。它們既相互影響,又互相制約:「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儒林外史》中講,範進科舉屢試不第,一直到五十多歲時,忽然中舉。範進喜極而狂,得了失心瘋。一個人吩咐找來范進平時最懼怕的岳丈大人,對著範進當頭大喝:「該死的畜生!你中了什麼?」,一個嘴巴子扇過去,範進立時清醒。這裡就是運用了中醫的「喜傷心,恐勝喜」。
清代《徊溪醫書》中記載:一個人新考上狀元,告假回鄉探望,誰知途中突然生起病來。他向當地名醫求治,醫生看過後告訴他說:「你的病沒法醫治,看來活不了幾天了。如果快點往家趕,興許臨死之前還能見到家人一面」。
狀元聽了醫生的話,頹然呆立。怕客死異鄉,故日夜兼程,七天後趕回家鄉。到家後,他發現自己不但安然無恙,連之前的病症也不復存在。他的僕人隨後交給他一封信,說:「醫生有一封信,叮囑我拿給您看。」
狀元拆開一看,見那醫生寫道:「你自從中了狀元後,過度歡喜傷了心神,非藥力所能治。所以我用死來嚇唬你,讓你恐懼,以此治病。現在你的病痊癒了,可以放心了。」狀元看後,大為折服。
又《邵氏聞見錄》說,隋唐年間,一個婦人生完孩子,接生婆給產婦喝溫水,卻不小心喝了鹿角脂(女子塗鬢物)。產婦「哇」地一下嘔吐出來,舌頭伸出再也縮不回去。
產婦家請當時的名醫甄立言治療,甄先生先用朱砂敷在她的舌頭上以安心定神,然後叫人偷偷藏在牆外捧著大瓦盆,突然摔在地上,該婦人聞聲猛然一驚,舌頭就收回去了。
責任編輯: 張雲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