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文看懂 巴黎協議如何讓北京「吃美國午餐」(圖)

 2019-11-05 14: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2016年4月22日,當時的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代表美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圖片來源:美國國務院)
2016年4月22日,當時的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代表美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圖片來源:美國國務院)

【看中國2019年11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文可伊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1月4日通過推特宣布,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議。退出程序需時一年,若過程順利,美國將於明年的11月4日正式退出。

蓬佩奧在推文中說,美國在減少氣體排放量、增強抵禦能力、增長經濟以及確保為公民的能源提供方面的成績感到自豪。「我們的模型是實際而務實的。」

川普政府表示,已正式啟動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程序,退出程序需時一年。這意味著,若一切順利,那美國將於2020年11月4日、美國總大選投票日後的第二天正式退出。

這項協議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簽署。川普(特朗普)上任後多次對協議表示質疑,揚言退出。他認為這項協議將加重美國經濟負擔,對美國不公。

根據巴黎協議,到2025年之前,先進國家每年要想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援助,協助他們改進能源結構和技術發展。而在100多個簽署國中,美國每年要承擔75%的費用,即750億美元。川普認為這會給美國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

此外,巴黎協議對各國的減排要求有區別,川普認為這樣並不公平。例如在協議下,中國可以增加碳排放13年,在這13年裡不受減排約束,而美國就不行。同樣是氣候協議的參與國,美國須努力減排,而中國和印度兩國卻可以增加排放量。這會導致美國失去工業競爭力。

川普認為,作為協議簽署國,美國為協議付出巨大代價,卻看不見前景。川普曾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騙局,很多人會利用它來賺錢。」川普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污染國,正在「吃我們的午餐」,協議讓中國無須減排,卻要求美國這麼做。

世界上最大的用戶貢獻資料庫Numbeo的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的空氣污染指數是88.96,印度是76.53,而美國的污染指數是31.19。

早在2017年,美國宣布決定退出氣候協議時,中共外交部卻迅速做出反應,表示堅定履行協議承諾,致力保護氣候。

為何中共如此反應?德國之聲引述《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這是因為,巴黎氣候協議不會給中共帶來任何損失,因為中國可以到2030年才開始減少排放量。

其次,氣候保護對於中國來說也是商機,《金融時報》曾報導,中共是打算把其作為最大清潔能源技術製造國的地位。而且,美國的退出,正好讓中共有機會追求世界主導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9月曾發推文,說明他反對美國加入《巴黎氣候協議》的8大原因。

這8大原因包括:

1.哪個國家的碳減排量最大?美國!

2.誰向空氣中排放的碳最多?中國!

3.世界上91%的人口暴露在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空氣污染水平之中。而美國完全沒有!

4.美國目前在能源生產方面引領世界......但是

5.誰擁有世界上最乾淨、最安全的空氣和水?美國!

6.民主黨破壞性的「環境」主張將提高你的能源費用和汽油價格。

民主黨人不是關心與美國的貧困問題作鬥爭嗎?

7.存在嚴重缺陷的《巴黎氣候協議》保護污染環境者,傷害美國人,並(讓美國人)花費大量財富。在我的管治下不會發生!

8.我想要晶瑩剔透的水和地球上最乾淨、最純淨的空氣——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

根據維基百科,巴黎協議是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12日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旨在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不過,截至2017年,沒有一個主要的工業化國家達到其承諾的減排目標。據環境規劃署稱,2016年11月的減排目標將導致溫度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3°C,遠高於巴黎氣候協議的2°C。

早在2017年6月1日,川普已宣布美國將會退出巴黎協議,不過協議規定締約方在生效日期起的三年內不得退出,該協議生效日為2016年11月4日。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