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風光(Pixabay)
【看中國2019年7月15日訊】最近,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董女士遇到了點麻煩。
董女士被曝出其在湖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湖南大學表態就此事展開調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七天後,董女士再被曝出其在湖南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的論文亦涉嫌抄襲,據知網檢測數據,董女士碩士論文總文字複製比52.3%。很顯然,在董女士春風得意、仕途順遂之時,有某幾雙眼睛在暗處盯著她,關鍵時刻爆料,讓其措手不及。不管爆料者動機如何,既然已經將一位省高院重要人物涉嫌碩、博學位論文抄襲的醜聞踢爆,我認為有關部門不能僅僅以這只是學術不端行為而保持沉默。尤其一位肩負維護司法公正的法官,若其自己的學位都來路不正,那以何取信於社會?《新京報》為此發表評論道:
身為國家公職人員,一旦涉嫌學術不端,所在單位也必然受到影響,至少是形象上的影響。無論是從實際意義上,還是從程序上來說,其所在的單位該嚴肅對待。(《女廳官涉論文抄襲,別只讓大學忙活》)
在2000年前後,中國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教育系統掀起了一股在職讀碩士、博士學位之風。許多正規教育大專、中專學歷的官員,其履歷上則是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而且都是在日理萬機的政務之餘取得的。其成色如何,我想多數人心裏有個判斷,董女士的兩級學位論文被曝造假,即是一種直觀的證明。
在剛剛恢復高考的時候,能考上中專、大專的青年,已是人中精英。他們進入仕途多年後,嫌學歷太低,不好看,甚至可能影響升遷,於是想辦法弄一個在職學位。而有些學校投其所好,專門為官員量身定做一些研究班,如此既掙了錢,又收穫了有權勢的校友,何樂而不為呢?
董女士在職讀碩士、博士似乎和此種情形還不太一樣。董女士1972年生人,1989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學,1993年本科畢業。我和董女士算是同年兼同鄉,我那一年重點本科第一志願填報蘭州大學,第二志願填報西南政法,如果一、二志願倒過來填,和她就成為同學了。那個時候西南政法大學在法律界是泰山北斗的地位,西政本科的成色是很足的。我看到這個消息很是感慨,司法界一些高級官員和一些知名律師,皆為西政本科畢業,他們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組織和公眾的廣泛認可。法律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專業,像董女士這樣從政界、司法界基層一步步做上去的官員,只要本科時專業知識學得紮實,足矣。何苦非要弄一個碩士、博士學位呢?多年後被人用「洛陽鏟」挖出論文涉嫌造假。
當然,我這麼說不無事後諸葛亮的嫌疑。放在董女士在職讀碩士的那個時代,這樣做在官場很流行,成本不高(主要指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對許多官員來說可忽略不計),風險不大(當時組織和紀檢部門似乎對此不當回事,甚至有些地方鼓勵幹部在職學位)。董女士情況還有些特殊,她在職讀碩士時是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後與湖南師大法學院合併)的教師,高校教師本科學歷是低了點。但既然要讀碩士,就老老實實做論文呀,而且我相信憑董女士的學習能力,認真做一篇碩士論文並不難。她拿到碩士學位後不久進入仕途,在任常德市鼎城區副區長期間,延續了拿碩士學位的路徑,在職讀博士研究生並拿到學位,這時候恐怕更沒時間和精力去寫論文了。
如果讓董女士穿越回去,她肯定會自己好好寫一篇學位論文,甚至不要這個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因為很難說碩士、博士學位在其升遷中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可是當時誰料想得到呢?許多人都這麼做沒事。碩士、博士學位,有總比沒有要好。半年前落馬的甘肅省原武威市市委書記火榮貴畢業於張掖師範專科學校中文專業,他在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處長期間獲得蘭州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
這種風氣真不好,某種意義上董女士也算是這種風氣的受害者。軍事、行政、司法實務,比拚的是綜合能力,和學歷究竟有多大關係呢?共和國的創始人還不只是一個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生,他用得著和張國燾、王明、顧維鈞、胡適比學歷麼?
對董女士而言,碩士、博士學位在那個時候是錦上添花,而多年以後,卻帶來畫蛇添足的難堪。在為董女士這樣的官員添油加彩的工程中,許多高校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媚態畢現,乃至斯文掃地。可高校為什麼要這麼做?一言以蔽之,權力通吃一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