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中美還有可能成為「戰略夥伴」嗎?(圖)


美國總統川普(Mark Wilso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7月5日訊】G20大阪峰會川習會後,川普(特朗普)總統遭受的攻擊進入高潮,當然也受到一些讚揚。比較有意思的,攻擊他的人有部分來自於原來對他期望最高、指望他發動滅共戰爭的中國與少數香港的政治反對者。這一切源於對川普一小段話的過度解讀。

被刻意遺漏前置條件的戰略夥伴

在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他如何定義美中關係,是戰略夥伴?競爭者?還是敵人?美國之音截取的幾十秒的視頻裡,全文如下:「我認為我們將是戰略夥伴,如果我們能夠互相幫助。我認為如果我們最終能達成正確的協議,我們能夠互相說明。如果中國能夠開放,那開放的是世界最大的市場。眼下中國對美國沒有開放,而美國對中國是開放的……」。許多媒體抓住「戰略夥伴」這個詞大作文章,獨獨忽視了川普這句話有「如果(if)」這個條件前置詞,引導了兩個關鍵條件:簽訂一個好的協定與中國(按美國意願的)對外開放。

川普總統口中所謂「好的協定」,我在《中美談判桌上的硬核桃:未完成的10%》中分析得很清楚:在川普總統眼中,正確的協議就是北京承諾解決偷竊智慧財產權和結構性改革,即中美之間未談成的那10%;所謂對外開放,也不是指中國政府聲稱的所謂對外開放,而是按美國意願的對外開放。一些媒體人急吼吼地在與臺灣有關的節目中都強調「中美又成戰略夥伴,臺灣怎麼辦?」還有人大談「你可以對盟友不好,但不能讓盟友無所適從」。

相比之下,倒是中國官方媒體冷靜得多,幾乎沒有任何官方評論對川普對習近平的溢美稱讚與「將成為戰略夥伴」額手稱慶,因為他們都知道If引導的兩個前置條件,中國短期內不可能做出讓步。當然,他們也知道川普那種Lip favor不能太當真。

美國左派媒體一方面嘲笑川普在G20的「讓步」,另一方面還批評他不應該與金正恩會面。只有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在7月1日刊文《川普長袖善舞對華、對朝雙管齊下》,認為川普與習近平達成了恢復美中貿易談判的協定,既避免了美中貿易戰的升級,更緩解了世界對經濟形勢惡化的擔心;川普與朝鮮金正恩達成了恢復美朝核會談的協議。用在全世界面前發推特的方式邀請金正恩在板門店會晤,而且隨性地跨過三八線幾十米,成為第一個進入朝鮮領土的美國現任總統。

中港政治反對者因何失望?

綜觀對川普的謾罵,主要來自於中國的民運人士、政治反對者,因為自從中美貿易戰開始以來,他們賦予了美國沒在這場貿易戰設定的目標:打垮中共政權。而香港反對者則因反送中運動期望美國的堅定支持(表現為對北京的強硬打擊)。至於川普面臨美國各利益集團的約束、大選在即必須避免這場貿易戰煮成夾生飯這些,他們基本不考慮。

川普在本國面臨的各種硬約束,我已經在《G20川習會將有什麼「成果」?》一文中分析得非常清晰,也被事實所驗證。在推上,我回答一些對川普表示失望的支持者:「你對川普的認識,如果能有幾個前提性認識就不會再迷茫:一、他是美國總統,不是世界總統,不負責解放中國人民;二、川普不是個意識形態色彩很強的人,他的主張與十幾年前的民主黨的傳統派人士相似,那時他是民主黨人;三、他是個善於妥協並善於進攻的務實者」;「很多人根本不瞭解美國政治,以為美國總統的第一要務是消滅極權。他們錯了,美國的第一要務是保持強大的實力(即讓美國偉大),只有這樣,才能為世界提供安全保障這一公共品。面對美國國內利益集團的種種約束,加上時間限制(大選前夕),川普必須暫時休戰。與以拖待變的中共,二者在時間這點上達成目標相反的一致,在一年多時間以內,以無休止的談判形式行暫時休戰之實。」

至於對習近平與金正恩的所有誇大其辭的讚詞,聽的人不舒服,但這是川普說話的習慣:喜歡時誇讚過頭、厭惡時批評尖利甚至惡毒。

聞風而動的擁抱熊貓派

自從1970年代中美建交以來,基辛格等為首的擁抱熊貓派主導了對華政策數十年。2017年川普上任以來,由於美國情報機構將接受中國政府資助採取的文化、學術、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列為中國對美國紅色滲透的調查目標,擁抱熊貓派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些情況,我在《2018年:中國緣何失去了美國》系列文章中有過詳細分析,特別指出擁抱熊貓派佔主流的美國中國研究學界被迫發布了《胡佛報告》,承認整個研究界對中國誤判,暫時處於沉默狀態,這並不證明這些學者真心認為自己誤判。這次G20峰會的川習會上一句「將來有可能成為戰略夥伴」,讓打入冷宮的擁抱熊貓派看到了希望。6月30日,80位美國的中國專家通過路透社發布資訊,聲稱他們準備在一份尚未公布的公開信中,呼籲川普總統重新考慮將中國「視為敵人」的政策,警告這一政策可能損害美國的利益及全球經濟,因為將中國視為國家安全威脅,削弱中國國內溫和派的影響力,也可能在國際上讓美國孤立,因為美國的盟友可能不願意將中國視為經濟和政治上的敵人。

這80位中國專家,絕大多數都是擁抱熊貓派人物,其中包括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J.Stapleton Roy)、前東亞事務高級外交官董雲裳(Susan Thornton)等。按道理,他們應該等待明年大選之後民主黨獲勝之後發布這些看法更合適——目前在民主黨內支持率最高的前民主黨副總統拜登就明確表示中國不是戰略競爭者。川習會上一句「將來可能成為戰略夥伴」引起擁抱熊貓派捲土重來之想,只能說他們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者的第一輪辯論中,看不到民主黨獲勝的希望,因此,川普這句話讓他們覺得恢復中美關係的機會可能提前來到。

中美重構「戰略夥伴」關係機會渺茫

從歐巴馬第二任期開始,美中關係持續惡化,歐巴馬成立TPP就是想排除中國重構國際關係。從川普上任以來,美中關係更是因一系列問題持續惡化,包括相互徵收巨額關稅的貿易戰、美國指責中國大規模全方位的對美間諜活動,以及中國在西太平洋及南中國海加劇軍事現代化行動,嚴重威脅美國的優勢及安全等等。

以上種種,是美國感受到中國的威脅並將中國從戰略夥伴定位成戰略競爭關係的大背景。習近平對此有著尚算清醒的瞭解,認識到中美關係已經翻篇,中美關係的摩擦遠遠超出了經貿範圍,即使簽署了貿易協定,也不會改變中美之間互不信任的本色。習近平很明白:2020年大選,川普連任成功,少了許多顧忌,中國會面臨來自美國的更大壓力。如果是民主黨重掌白宮,除了拜登有親華情結之外,其餘人如桑德斯等,其關注重點是如何在美國推行社會主義政策,而非與中國競爭,此情此境,中國將迎來大好機會。不過,中國也清楚,從目前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的競選主張來看,後一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不大。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

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