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行為也是父母的反射。
當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時,會驚訝地發現孩子有很多跟自己相似的地方。雖然父母可能不願意承認,但大多數孩子的行為舉止,都是模仿父母而來的。孩子就像父母的鏡子,如果鏡子中照射出來的那一面,剛好是父母最討厭的部分,父母會極力想要否認,甚至會回過頭來對孩子加以斥責。那些對孩子說的話,很多時候聽起來都像是在對自己說。
我在進行親子溝通的課程中,常聽到父母說:「明明希望孩子不要像我這樣,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卻偏偏像極了我,每次看到他這樣,我會覺得很討厭,就像看到一個自己討厭的人,而無法進一步去理解孩子。」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孩子個性的某部分,剛好跟另一半很像,而這部分自己又不喜歡時,也會對此感到鬱悶不已。
在決定跟先生結婚前,很喜歡他愛乾淨、會整理家務的優點。但結了婚一起生活後,卻發現這個男人每次只要去旅行,就得花一個小時以上收拾行李。到了旅行的景點,哪怕是只要發現睡覺的地方有一根頭髮,他就會無法入睡開始瘋狂打掃。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得到處旅行,早已練就了,不管到哪裡只要閉上眼睛就能睡著的功力,根本不會管到底髒不髒。
因此,看到先生這樣會覺得很難理解,甚至很受不了。沒想到,兒子居然跟先生一樣也有嚴重的潔癖。每次叫他東西隨便收一收趕快上床睡覺,卻總是堅持一定要整理乾淨才行。
結果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打掃,讓我常常為了這件事和孩子生氣。
有很多父母也會提到手足間個性上的差異,明明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一樣的,孩子也都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但個性卻完全不同,而且偏偏都像到爸媽個性上的某一項特質,實在是讓人想不透。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時,我都很想告訴父母們,與其花力氣去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更重要的其實是接納與包容,這才是更有智慧更正確的做法。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接納中成長的孩子是幸福的。很多父母無法全然接納包容孩子,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孩子做錯事,有時是孩子不願意按照自己的心意做。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以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久前,我曾看到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在某個偏鄉,有位國中生帶刀到學校去,砍了班上一位同學,受傷的學生有生命危險。新聞報導指出,該名施暴的學生平日在學校長期飽受霸凌,也曾找老師進行心理輔導,但卻沒有任何改善,於是才會帶刀砍傷霸凌者。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那位學生,過去遭受霸凌時,是否曾跟父母提及?平時和父母相處的模式又是如何?但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來看,我們在看到類似這樣的事件時,很容易會脫口說出:「這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偏差行為,一定是跟他爸媽學壞的!」
這句話其實對父母殺傷力很大,同樣為人父母的我們,更不應該對其他父母這麼說。因為無論是加害者或是受害者的父母,在遭遇這樣的事件後,心裡肯定都不好受,說這些話只會讓他們心裡更加痛苦。大部分的人,都會把孩子的問題行為,歸咎到父母身上,然而,孩子犯了錯並非全都是父母的責任,像這樣把錯誤都歸咎給父母,反而會加深父母的愧疚感。重點並不在於把問題的責任歸咎到誰身上,而是去關懷受害者的心情,並且試著和孩子從「心」建立信賴關係,和孩子好好溝通,陪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設法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用理解取代批評
當孩子故意唱反調,大聲尖叫耍任性時,除了說「真不知道這孩子到底是像誰?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固執?」這樣的話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方式呢?
其實,我們可以先冷靜下來,好好觀察孩子是否真的是在任性鬧脾氣?並察覺自己的情緒流動,看看自己是否真的看不慣孩子的行為?還是其實只是將心中不滿的情緒轉移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當下的行為並沒有立即的危險,也不會對別人造成影響,那麼就再思考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是其他的可能?進一步向孩子提出建議,和孩子好好溝通。在批評孩子之前,先努力嘗試理解孩子心裡想要的是什麼?用同理的態度取代批評的言語。
※本文整理、節錄自朴宰蓮《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一書。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帝佐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