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為何休妻?原因竟是這樣!(組圖)


古代女子。(攝影:Winnie Wang)

古代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有句俗話說的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當看到妻子的一個舉動時,竟然說要與她離婚!他的妻子到底做了什麼,讓孟子如此不滿呢?

孟子欲休妻?

根據《韓詩外傳》中的記載: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在屋子裡,岔開兩腿,隨意地坐在地上休息,恰恰這一幕就被突然進屋的孟子撞見。

看到妻子兩腿像八字形一樣的坐姿,孟子心裏十分不滿。於是,他就和母親說:「這個婦人不懂禮儀,請母親准許我把她休了。」

孟母說:「為什麼呢?」

孟子說:「因為她岔開兩腿坐在地上。」

孟母問:「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孟子說:「我剛進屋裡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你不懂禮儀,而不是你媳婦不懂禮儀。《禮記》上不是說了嗎?要進門時,應該先問問誰在屋子裡;進客廳時,要先高聲招呼,好讓裡面的人知道;要進屋時,眼睛必須往下看。《禮記》這樣講,為的就是不讓人措手不及,以免尷尬。而現在你到你媳婦休息的地方,進屋不發出聲音,她又不知道你進去,沒有準備好,才被你看到她兩腿岔開坐著的樣子。這是你無禮在先,怎麼責怪你的媳婦不懂禮呢?」

孟子聽完母親的這番話後,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感到很慚愧,於是再也不提休妻的事了。

故事裡,孟子的妻子在屋子裡的岔開兩腿的坐相叫作「箕踞」。「箕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坐姿,「為傲慢不敬之容」。孟子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注重禮節的人,幸好孟母深明大義,指出孟子自身的不足,才解除了這場婚姻危機。

席地而坐的三種坐姿

中國是禮儀之邦,坐姿也是禮儀的一部分。古人認為「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內在禮儀就是外在禮儀的深層體現。所以人們在端坐時,也能體現出自身內在的修養。

在宋代之前,交椅還沒有出現時,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姿主要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跽坐」(音「計」),也叫「正坐」,即屈膝跪坐,臀部放於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放於膝上,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且講究「正襟危坐」,坐時腰身要端正。有時為了表達說話的鄭重,臀部離開腳跟,叫做「長跪」,也叫「起」。

     
南宋李唐《晉文公復國圖》局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史記》中有記載:有一次,西漢的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賈誼一起去聽卜者司馬季主講解卜筮。由於這位學問淵博的卜者侃侃而談,分析天地自然的運行規則,日月星辰的運行法則。宋忠、賈誼二人聽後不由得肅然起敬,於是「獵纓正襟危坐」,把帽子戴正,系好帽帶,並正一正衣襟,端正地坐好,以表示對這位學者的尊敬。

 
「跽坐」的西漢女陶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二種坐姿叫作「趺坐」(音「副」),俗稱「雙盤」。即兩腳交疊盤坐的姿勢,兩足交疊置於兩股上,如同佛教中修禪者的坐姿,故又稱「跏趺坐」。

第三種坐姿叫作「箕踞」,即臀部坐地,兩腿岔開,像個簸箕。「箕踞」是不合禮節的輕慢之舉,是古代不尊重人的一種坐姿。如果再身軀傾斜倚靠幾案,就更是輕慢無禮了,而且婦女是不允許有這種坐姿的。

  
「箕踞」--宋末元初錢選的《竹林七賢圖》。(圖片來源: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館)

在以上這三種坐姿中,「跽坐」是最禮貌的坐姿。當時,人們就算在無席的地上也是這幾種坐姿。平時不與人接觸交往時,坐姿可以比較隨便,但如果與尊長坐在一起,或與友人交談,在正式、公開的場合就要講究坐姿了。在長者面前,也要留意「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守住「長幼有序」的原則,才是懂禮之人。

古人即便是自己平時閑坐,也端正姿勢。比如東晉的陶侃就是「職事之暇,終日斂膝危坐」。宋代的司馬光平時也是「燕居,正色危坐」。三國時代魏國的管寧,50多年來常坐一木榻,天天跽坐,從來都沒有過箕踞,以至於把木榻的當膝之處都磨出了深坑,成了一個「膝洞」。

「正坐」的流失

自商周以來,正坐一直是中國人的標準坐姿,而「坐」這個字的本身就是指「正坐」。不過,「正坐」已經在中華大地流失了。

五胡亂華以後,由於胡人大量進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隨之傳入,坐於椅上的姿勢因而稱為「胡坐」。直到唐代,虽然胡風盛行,但正坐仍然是正式場合的規範坐姿。

到了宋代,椅子逐漸在民間大量普及,跪坐也逐漸被胡坐取代,成為主流坐姿,中國房屋的結構也因此發生許多重大變化。

中國人一直到清朝還是保留了跪坐,這種坐姿並沒有徹底消失,但「正坐」在當今的中國已經完全消失了。現在只有在日本、韓國還保留「正坐」的傳統。

參考資料:《韓詩外傳》《中國民俗文化・禮儀》

本文留言

作者李真音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