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抵制中國貨,印度打響「第二次經濟獨立戰爭」(圖)

 2017-11-12 09: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印度烏代普爾,一條神牛經過OPPO新款手機廣告。
印度烏代普爾,一條神牛經過OPPO新款手機廣告。(圖片來源:美國之音朱諾拍攝)

【看中國2017年11月12日訊】連接印度第二大城市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市孟買的火車平均時速不到50公里,中國公司正在對這條線路修建高鐵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在老舊的鐵皮車廂裡,記者鄰座的幾位印度乘客都在低頭把玩著各自的手機。出於好奇心,記者向他們問起手機的牌子,得到的結果分別是聯想、OPPO、Vivo等清一色中國品牌。

中國手機製造商們在短短的兩年內,迅速佔領了印度市場。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剛剛超過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市場,而中國手機品牌佔據了印度市場超過50%的份額,其中小米、OPPO、Vivo、聯想分別排在銷售量的第2到第5名。小米甚至極有可能在未來的第四季度,掀翻三星的領先位置,坐上印度手機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與中國品牌高歌猛進相對應的是印度本土品牌的全線潰敗。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印度本地廠商所佔市場份額從兩年前的54%下降到了現在的20%左右。

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僅在手機領域擠壓了印度本土企業,而且在工程機械、自動化設備、太陽能光板、玩具、日用品等多個行業都全面超越了印度本土廠商。《印度教徒報》(The Hindu)曾發表題為《印度諸神,中國製造》的文章,揭示在印度教的重大節日(比如「點燈節」)期間,市場上銷售的宗教性產品,諸如神像、燈具、熏香、煙花等,幾乎都是產自中國。

據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報導,2016年,中印雙邊貿易額將近720億美元,其中印度進口中國產品超過613億美元,而出口產品則只有102億美元,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511億美元。

一些印度學者將巨大貿易逆差的原因歸咎為中國沒有向印度開放足夠的市場。印度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鄭嘉賓博士(Jabin T. Jacob)就曾對記者表示:「中國設置了一些非關稅性障礙,並沒有向印度實質性地開放中國的醫藥和IT市場。」

也有觀察家認為,這樣的貿易逆差局面源於印度製造業的全面落後。印度媒體《石英》(Quartz)總結了《印度諸神中國製造的7大原因》,指出印度製造業在生產規模、工人的生產率、勞工法、交通、電力、官僚體系、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都無法與中國企業直接抗衡。

另一些人認為,即使在勞動力成本方面,印度製造業都未必能夠享受到「人口紅利」的優勢。與中國相比,印度缺乏技術熟練型工人,人力資源普遍教育程度不高。對照中國製造業正在大規模進行自動化、用機器人代替工人的事實,一旦中國製造業實現全面升級,那印度的勞動力成本將更不具備優勢。

中國手機電池龍頭企業欣旺達公司在新德里郊區的「諾伊達(Noida)工業園區」投資建廠,8個月內就完成了註冊、稅務、招聘、設備運輸和安裝等步驟,並於今年10月正式投產,可謂「中國速度」在印度的經典展示。「欣旺達電子印度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解舜棟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員工年輕人比較多,勞動力池大,但熟練程度太差了,跟中國工人沒法比。在印度,我們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培訓出一個可用的工人,相當於國內5到6天培訓出來的工人的技術水平。」

解舜棟介紹說:「印度工人成本大約每個月1500元人民幣,包括工資、保險、中介費等等,相當於中國工人成本的1/3到1/4。但是,我們國內部門目前為OPPO、Vivo等客戶供應電池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是70%左右,一旦實現全部自動化,印度的勞動力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印度極端民族主義者將中印貿易逆差視為中國向印度的「經濟侵略」。10月29日,一家與執政黨印度人民黨聯繫密切的經濟政策智庫「本土覺醒」(Swadeshi Jagran Manch)在新德里組織了超過10萬人的「抵制中國貨」大遊行,該組織的負責人奧伽(Arun Ojha)向媒體表示,他們的抵制運動是印度的「第二次經濟獨立戰爭」(第一次經濟獨立戰爭指當年印度抗英時期抵制英國產品)。

然而,在新德里到孟買的火車上,把玩著中國製造手機的乘客們並不認同這樣的抵制運動。一位兼職導遊的大學生對記者說:「印度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提升‘印度製造’的競爭力,而不該拒絕外來的競爭者。」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