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暗度陳倉入樓市 中共三部門聯手反洗錢(圖)
熱錢仍然變換方式進入中國樓市。(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11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儘管中國金融監管和樓市政策持續收緊,並且明令禁止銀行消費貸的資金進入樓市,但實際情況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央行等部門聯合部署規範購房融資行為,聲稱加強房地產領域反洗錢工作。
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京、江蘇、深圳等多地傳出消息,開始封堵非正常消費類貸款進入樓市的通道,銀行消費貸型「首付貸」被禁。儘管監管政策持續收緊,但是這類貸款資金馬上換個「馬甲」再入樓市。
近日中國國內媒體發現,實際上變相「首付貸」並未銷聲匿跡,銀行消費類貸款資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經營貸、普惠金融的名義悄悄溜進樓市。此外,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甚至是房地產中介機構亦有部分貸款繞道進入房地產市場。
綜合媒體報導,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儘管消費貸被限,但樓市加槓桿的方式卻依舊存在。「其實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個體工商戶憑藉創業等理由去獲取經營貸款,可能也會變為購房貸款,而銀行卡的信用卡分期其實也能成為資金繞道進入樓市的渠道之一。」
其實不僅僅是銀行,部分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甚至房地產中介也會成為消費貸的資金供應者。一位房產中介聲稱:「只要資質好,我們最高能提供1000萬元的額度,但是你必須在1年內還清款項。」
熱錢前仆後繼地流向房地產市場,對此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這種現象的背後是資金進入樓市的動力仍然存在。
中國經濟學家易憲容撰文認為,作為一個以投機炒作為主導的市場,特別是2016年房價快速飆升的城市,只要房價還在上漲,或房價上漲的預期沒有改變,想通過行政性手段不讓住房投機炒作者進入市場幾乎不可能。
易憲容表示,在房價上漲的預期下,當前這些城市的住房投機炒作者正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規避行政性房地產調控政策,目前流行的「房抵貸」、「消費貸」變身「首付貸」就是兩大重要方式。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一些主打普惠金融的網際網路平臺其實也在扮演著房產類消費貸的資金供應者角色。「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尤其是一些社交平臺,本身也是有貸款功能的,比如說給予5萬元的額度。類似額度本身也風險不大,但如果一個購房者同時運用了此類平臺去貸款,那麼積累起來的風險就比較大了」。
9月16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相關研究報告顯示,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元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的30%。
而銀行對於貸款的審核通常大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有中介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的貸款公司和網際網路中介平臺等,很多都是銀行領導的親屬在操控,這些公司從銀行低息獲得貸款,再次高息貸給客戶以賺取息差。
據中共官媒《新華網》11月4日報導,住建部會同央行、銀監會聯合部署規範購房融資行為,表示要加強房地產領域反洗錢工作。
主要從五個方面採取措施。一是嚴禁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違規提供購房首付融資;二是要求各地查處對房企、中介機構、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違規提供購房融資的行為;三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首付資金來源和借款人收入證明真實性的審核力度;四是要求各地房產管理部門、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加強信息互通和部門間協作;五是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要履行反洗錢義務,報告可疑交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