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劇照(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9月28日訊】馮小剛導演的新片《芳華》,在2017年9月24日凌晨正式宣布退出今年的國慶檔期。
馮小剛也通過他的微博說了這事兒——經與電影局及有關各方協商,《芳華》擬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檔期的建議……隨後馮導在上海的觀眾見面會上,向觀眾鞠躬致歉,哽咽落淚,稱自己心情悲壯云云。
馮導已經為自己的電影「哭過」很多次了,他也因此被戲稱為一個愛哭的男人。
據提前看過《芳華》的朋友說,電影確實很好,這我是相信的。從電影取材於「1970至1980年代,軍隊文工團裡一群青春少年,在時代變遷中的命運」就可以看出,這是馮導的「情懷之作」。
馮導在拍了一系列賣座的娛樂片之後,就開始用自己的江湖地位包養自己的情懷了。在追求到金錢之後開始有價值觀的追求,這就是情懷的表現。
根據我的未必正確的觀察,馮導早已經是個願意為了表達自己的價值觀而放棄部分利益的導演。這是馮導可貴的一面。
不僅在個別電影作品裡,馮導在他的微博裡,也經常流露出自己的價值觀,並順便批評這個時代的某個角落。為此,他有時有點像導演界的「異類」,一邊享用著這個時代給他的巨大「獎賞」,一邊對這個時代「保留意見」。為了市場,他向現實妥協,為了價值觀,他努力公開保持立場,他估計挺累。
總之,我相信馮導能夠把《芳華》拍成一部好電影,但我對它的票房並不抱太大希望。即便給他國慶檔,也必然望塵莫及《戰狼2》。這個年代,馮小剛所懷念的他的「1970至1980年」青春期,會有大熱的票房麼?
我不是要評價《芳華》,畢竟電影我還沒看到。我想表達的是一種遺憾:馮導「矯情」而不自知。一部電影而已,一部電影撤出國慶檔而已,小事一樁,不值得悲壯,更不值得公開表達悲壯。就算這部片子能賣10億的票房,10億是什麼概念?在北京,大約也就夠買幾十套四環裡面的普通住宅。
當然,如今包括北京在內,出於調控需要,一些城市的房屋買賣基本上處於凍結狀態。換句話說,房地產市場其實也常遭遇「撤檔」——所謂撤檔,就是你的產品做好了,可以擺上櫃臺了,突然不允許賣了。這就是馮小剛為之悲壯的事情。可是,這種事情在房地產界太平常了,我們見過房地產商為此向消費者鞠躬致歉以及哽咽流淚麼?沒有,大約是房地產老闆們不覺得賣房子「意義重大」吧。
我並不覺得馮小剛拍的電影比開發商蓋的房子更有意義。電影是精神產品,可是如果沒有房子,精神也常常是無處安放的。你看,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露天電影」了。這麼說吧,開發商們所遭受的撤檔,比馮小剛頻繁和沈重多了,但開發商們的精神面貌要比馮導積極多了,嚴格遵守各種撤檔規定,即便悄悄死,也不公開哭。
這就是覺悟。
相對而言,馮導的覺悟還是不夠的。國慶節是什麼樣的時候?尤其2017年的國慶是什麼時候?是多麼重要的時刻?馮導應該是知道的。馮導說「擬同意」將《芳華》撤檔,我不知道他同意的是誰的意見,但我堅信給馮導意見的人,是愛護馮導的人。
國慶節是用來「幸福」的,就像房子是用來「住」的。
在美好的節日裡,如果因為一部電影而讓一些人暫忘眼前的幸福,顯然對觀眾不好,對馮導不好,對《芳華》也不好。所以,馮導應該感謝給出撤檔意見的人才對。
9月24日晚上,馮小剛在微博上發布的撤檔消息裡,最後是這樣說的:待到春風傳佳音,我們再相逢……再見了,芳華。
這句話,來自一首叫《送戰友》(又叫《駝鈴》)的歌曲,歌中唱到:山疊嶂,水縱橫,頂風逆水雄心在,不負人民養育情,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
這首歌來自反映文革故事的電影《戴手銬的旅客》,這歌曲和這電影,馮導一定都很熟悉,所以才信手拈來引用「待到春風傳佳音」。
馮導在這個季節期待「春風」,讓我覺得有點怪怪的——這可是電影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季節啊,不信去問問吳京老師。所以,我覺得馮導還是在微博裡表達「感謝人民養育情」為好。
有人說,這是一個失去共識的季節,同一個季節,有人認為是春天,有人認為是秋天。還是那句話,這是價值觀的問題。馮導的的悲壯,正是他的價值觀使然——他覺得春風尚在遠處。
隨他去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