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體驗中式「坐月子」:後悔沒早嘗試

美國網站1月8日刊文稱,婦女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對分娩後的女性在飲食起居方面進行一系列限制,為的是讓「虛弱之軀」復原。在美國出生、成長並畢業於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萊斯利生孩子後,體驗了中國式「坐月子」。文章摘編如下:

姨媽得知我懷上第四個孩子後,懇求我遵守中國「坐月子」的習俗。

「坐月子」之所以存在一些爭議,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比如,在洗頭、淋浴、刷牙、使用空調以及出門等方面的禁忌都源自這樣一種認識,即生孩子造成血液的大量流失。根據中醫的說法,血承載著氣,也就是你的「生命力」,是身體一切機能的動力之源。血虧則氣虧,這樣一來,身體就會呈現陰(寒)的狀態。如果陰(寒)陽(熱)失衡,人就會生病。

對於在美國出生、成長並畢業於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我而言,不能不對「坐月子」的根據進行一番考證——我發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一方面,我發現漫長的恢復期會提高母親們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也讓她們與子女的聯繫更加緊密。但是在2014年對中國女性的一份研究發現,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裏減少活動對肌肉和心血管健康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增加了患產後抑鬱症的可能性。

另一項研究發現,雖然「坐月子」有助於一些女性恢復孕前的體重,但這似乎也導致了高膽固醇和高血糖,並讓人因被困在家裡而產生「極度憂鬱」的感覺。

科學家達成共識的唯一點是,「坐月子」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來自這些國家的移民當中很流行,專業的醫務工作者應該瞭解這種習俗,從而為踐行這種文化理念的人提供適當的建議。

我猜想中國的有錢人願意花2.7萬元住進專門的月子中心一定是有理由的。在美國,一些朋友花費大約7000美元住月子中心,花3000美元請一個月的月嫂,或者花2000到4000美元訂一個月的月子餐。

所以當我的第四個孩子出生後,姨媽在加州一家月子服務中心給我訂了月子餐作為賀禮。這家服務中心承諾提供「有利於產後恢復的美味便捷的餐食」。

我和新出生的孩子從醫院回家的當天,一個足以給我家3歲孩子當遊戲屋的大盒子送到了家。這個94磅重的盒子裡有7個冷藏袋,每個裡面裝的是事先做好的這一週中每天的食物,包括早餐(粥、雞蛋)、午餐(魚湯、用像人參這樣的「陽性」食物做的主菜、蔬菜、米飯)、晚飯(用豬蹄或者像豬肝這樣的內臟做的湯、芝麻油湯、蔬菜、米飯)、兩份甜點和中藥飲品。份量足夠我們全家人享用;我們只需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即可。

安妮.李是布裡格姆婦科醫院的兒科醫生,她和我一樣,是在美國出生的華人,也是四個孩子的母親。而且,和我一樣的是,她在分娩時還在回郵件,在原本該休產假時依然工作,並且一直沒有聽從親戚讓她「坐月子」的建議。

不過,和我不一樣的是,她生四個孩子期間,她的母親都在身邊幫忙。母親熬的雞湯和粥以及對寶寶的護理讓她很受用,不過豬蹄仍是她不能接受的。李說,美食和母親的幫助「讓我獲得了亟需的休息和精力,從而能夠更好地護理新生兒,並以更健康的體魄回歸家庭和工作崗位」。

她還指出,東西方文化對於女性產後有著相同的習俗,都強調營養和休息,並避免暴露在有可能造成感染的環境中。

她說:「不過另一方面,有些傳統或許沒有明確的好處,甚至有可能帶來傷害。服用中藥補品的做法不在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監管範圍內,而且對於藥物的有效成分和對乳汁以及新生兒的影響,目前尚無法獲得相關信息。」

回過頭來看,我和丈夫後悔沒有在生之前的幾個孩子時嘗試「坐月子」。至少我們可以得到休息並享受美食。單是月子餐就讓這次產後的經歷比之前幾次要輕鬆快樂得多。我們不用因為誰去做飯或者吃什麼這樣的事情而起爭執,這讓我們可以關注家裡每一個人的健康與快樂。

如今,在孩子三四個月後,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坐月子所帶來的長遠收益。當寶寶啼哭或者需要換尿片時,我沒有精疲力竭得只想讓丈夫代勞。我無法證明這是「坐月子」的功勞,不過我還發現,寶寶似乎生來就有很好的性格:她的快樂感染著周圍的人。最棒的是,作為一個身心放鬆的母親,我終於有幸成為先把我的孩子逗樂的那個人——而不是將這份快樂拱手讓給我的丈夫。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