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本是植物枝幹連接的地方(枝節)。(網路圖片)
每當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前,救護車在穿街走巷中呼嘯而過,白帖子和紅帖子齊飛,喜事、喪事同一天吉日,花店和葬儀社在「大日子」忙得不可開交。有人在清明節掃墓的路上,就被墓掃出陽間,到底是過節?還是過劫?
節,本是植物枝幹連接的地方(枝節),也是動物骨骼分段的地方(關節),引申為事的一端;一定的法度(節度);特別的時日(節令)。作為動詞,意為抑止(節制)、減省(節省)。節也是個轉樞的樞紐。《黃帝內經》關於養生講:「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當大地日月星有所變化而產生節氣時,人應隨之有所節奏,節欲和節制,否則節外生枝,會節節敗退,終究劫數難逃,劫後餘生更是淒淒慘慘。
在上古時代,男人拿尺丈量土地、幹活;女人拿圓研究天文星相,及人與天地溝通之道,正所謂「天圓地方」。最早的曆法是女媧曆,依月經週期28天,一年13個月364天,差一天,補在2月29日。月亮曆即黃曆,創於夏代又稱夏曆,依月亮的變化所制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3年多一個月為閏月,作為指導農業活動。星星曆,依28星宿所制定,星宿的期間稱為星期,我們現在所說的星期幾,是從這來的。太陽曆,準確的描述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及對地球的影響,與陽曆一致,也與外國星相學吻合。黃曆依日月運行所定,加入24節氣,是陰陽合曆。
24節氣反映季節、氣候現象,以及氣候變化。長久累積觀察發現:寒流八成在週末、週日來襲;颱風八成在初一、十五橫掃;精神病及心血管疾病常在月圓十五時發作;中風常在星期一和星期二發生;最熱的夏季與最冷的臘月、正月,死亡率最高。
《黃帝內經》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24節氣,是依太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上軌道的位置作區分,以黃經0度為春分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節氣,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所以我們常說氣候是從此而來。每節氣相隔15天,繞太陽一週360度,共24個節氣、72候。先民的智慧只用26個字,精準生動的描述了複雜的物候和氣候變化。
24節氣反應,有季節:春、夏、秋、冬;天氣: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物候: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植物候:發芽、開花、結果;動物候:始鳴、交配、遷徙;生物候:始涷、解涷、雷鳴。立春是黃曆年的開始,俗稱打春。24節氣按季節分,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夏至是陰陽極度交替時,過不了節就會見閻王爺,是老天「收人」的節氣。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初生之氣弱,氣稀為貴,過度耗散影響春生冬藏功能,在二至左右最好多休息,休身養息。冬至又稱為一年中的子月,與一天中的子時,併為養生家最重視的時機。春分、秋分,白天和夜晚同長,不冷不熱,陰陽平衡,應多外出活動。
清明節,清氣上升,天清地明,而明代表日和月,也代表陰和陽,正是天空清大地明的節氣,春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最適合踏青郊遊。寒食節為春秋晉文公追悼介之推「割股充飢」,約在清明節前後,西元732年,唐玄宗下詔「寒食上墓」,演變成清明掃墓傳統節日。
春夏養陽,冬病夏治,最宜天灸的三伏天,在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至立秋第一個庚日。夏病冬治,內病外治,秋冬養陰,最宜三九天灸,在冬至後每隔九天,用藥外貼穴位,連續3次。「春捂和秋凍」指的是初春,寒氣未盡,教人不要太早太快脫去冬衣;秋天,氣候漸涼,慢慢適應寒冬,不要太早穿上厚衣,為耐寒做準備。
夏避三伏,冬避三九;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早晚要坐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秋老虎、悲秋、秋決等等,都在警示著人應天地節氣而養生,使達天人合一、陰陽調和。中國文化講的生生不息,都要由自己做主,返求諸己。正如鄭板橋的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