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發文批上海樓市亦或指向韓正。(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8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22日,包括新華網在內的眾多官媒發文稱,瘋狂的「地王」欲掏空實體經濟,並且文章中署名的眾多網民實為知名的經濟學家,該文對樓市的分析可謂「有理有據」。但矛頭直指上海,認為上海政府管理失效。結合近期各部委的動作,不禁讓人產生頗多聯想。
眾多「網民」評樓市 令官媒發文「有理有據」
8月22日,中共政府官媒《經濟參考報》刊文《瘋狂「地王」欲掏空實體經濟》,隨後包括《新華網》、《中新網》等在內的個大官媒紛紛轉發該文。
上海土地市場近日先後出讓靜安區、寶山區、青浦區三宗地塊,單日內土地出讓收入合計184億元。其中,靜安區地塊以110.1億元總價拍出,樓面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39%,刷新了全國範圍的歷史單價「地王」記錄。
官媒的文章寫道:上海創出史上最貴「地王」不是小事,背後折射的現象與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地王」頻出,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管理的失效。房地產市場瘋狂,會吸納實體經濟的資金,推高實體成本,加劇實體衰落,當前中國經濟調整的方向應該是使房地產回歸本位。
比較有趣的是,官媒文章中的眾多署名「網民」均是中國大陸知名的經濟學家,或者是研究房地產領域的學者。
例如,網民「易憲容」認為,如果政府不是真心地抑制資產泡沫,不是用稅收政策去除房地產的投資功能或賺錢效應,不是用信貸政策遏制房地產的投機炒作,而是讓房價穩定或上漲,那麼房地產開發商就有動力來推高地價。這才是當前「地王」頻出的關鍵。
網民「余豐慧」認為,7月份住戶長期貸款增加超過全部新增貸款,預示著房地產的「賺錢效應」正在吸引各路資金蜂擁而入,正在掏空實體經濟,正在吸乾實體經濟的血液。這樣下去,經濟結構調整、創新創造、經濟動力轉型都可能成為浮雲。
網民「許權勝」表示,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用房地產來推動經濟增長而獲得成功,日本當年的房地產泡沫導致經濟衰退25年之久,至今還沒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國運用房地產結合金融來推動本國經濟,結果釀成全球金融危機,各國的教訓給我們一個啟示:只有實體經濟才是經濟繁榮的定海神針。
官媒批上海亦或指向韓正,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近來負面消息很多,8月17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併發表講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作為地方領導人4名政治局委員中唯一的缺席者,引起外界關注。
各部委聯合行動調控樓市 官媒指動作太溫柔
地價與房價之間通常會循環推動,互為因果,除了貨幣寬鬆以外,槓桿類的金融產品對房價上漲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引起了各界的持續關注。
近日,七部委聯手出招調控樓市。包括住建部、發改委、央行等七部委下發了《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文件,其中明確規定,中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至此,首付貸這一喧囂了半年多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被正式定性為違法違規。
所謂「首付貸」,是指在購房者首付金額不足時,房屋中介或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資金。這也加大了樓市裡的槓桿,如果按照購買首套房最低30%的首付計算,購房的槓桿比例是3︰10,在此基礎上如果通過首付貸減少一半的首付,那麼購房的槓桿比例將放大為3︰20。
《新華網》22日發布的另一篇文章卻認為各部委的動作太「溫柔」,文章稱,對比2011年的限購政策,這些政策只能算溫柔一刀。對於這些城市的火爆局面來說,難有實質作用。目前經濟環境,銀行利率之低和貨幣發行之高都遠超當年,這樣的市場本身就瘋狂多了。幾個熱點城市的調控底牌,清楚表明瞭地方政府的投鼠忌器和繼續依賴地產業支撐經濟的企圖。
這樣的情況下,融資成本低、手握大把錢的房地產商們自然有恃無恐,敢於放手搶地,即便國資委對國企和央企的約談也無效,國企並未收斂搶地行為。所以,中國樓市處於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