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鬚眉!那些影響了歷史的明清女子(組圖)

明代(1368年到1644年)

萬貴妃

萬貴妃,明朝著名的妃子,比皇帝大十七歲,卻寵冠一生。她把持後宮,消滅了很多妃子以及她們的孩子,導致皇帝無後,皇室紛爭頓起。

張惶後

張惶後,張麒之女,燕太子妃,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封為皇太子妃。她操婦道十分嚴謹,深得成祖和徐皇后欣喜。成祖因受次子漢王朱高煦和三子趙玉朱高燧的離間,屢欲更換太子朱高熾,皆因喜歡張妃而作罷。

秦良玉


秦良玉,明末著名女將。(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後嫁土司、石砫宣撫使馬千乘為妻。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族人救援瀋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三千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

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正史(《二十五史》)載入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

杜十娘

杜十娘(明萬曆年間人)原名杜媺,相傳為當時的北京名妓,十九歲時遇到來自浙東的太學生李甲,自己出資由李甲為己贖身,並攜帶巨金追隨李甲返鄉,途中為李甲所負,將百寶箱中的財寶投入江中並投江而亡。

柳如是

柳如是(1618∼1664),祖籍吳江(今江蘇),本姓楊,名愛,自小身世飄零,曾是名揚當時的「秦淮八艷」之一。

1641年下嫁大學士錢謙益,晚年推動錢謙益投身抗清鬥爭,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女俠名姝」。

柳如是擁有一顆靈動的女兒心,她的詩作自然不同於男性創作,例如《南鄉子•落花》:

拂斷垂垂雨,傷心蕩盡春風語。況是櫻桃薇院也,堪悲。又有個人兒似你。

莫道無歸處,點點香魂清夢裡。做殺多情留不得,飛去。願他少識相思路。

除了在詩詞中抒寫對愛情的追求與嚮往,展現純真而又熱烈的感情之外,亦表露出不輸男兒的愛國情懷。關注當時局勢的她,眼界早已超越個人生活的狹小圈子,相關作品如下: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

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

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

我欲滎陽探龍蟄,心雄翻是有闌珊。

由於獨特的人生經歷與個性、天賦,柳如是的作品博採眾長,她的詩作中表現出的獨立自主的人格美、博大的家國情懷及平等的超時代的愛情觀念,也絕非一般閨秀詩人的創作所能比擬。

客氏

客氏(明末),河北人,十八歲時,成為日後的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熹宗即位後,封客氏為「奉聖夫人」,客氏依仗熹宗的眷顧,與魏忠賢合作控制皇帝,把持朝政十餘年,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陳圓圓

陳圓圓(1623∼1695),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原為蘇州歌妓,「秦淮八艷」之一。後輾轉流落於吳三桂、李自成等當時的風雲人物身邊,晚年在昆明出家做了道士。相傳吳三桂因為她而投降滿清,因此又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詩句廣為流傳。

明末清初詩人吳梅村藉長篇敘事詩《圓圓曲》,稱揚陳圓圓的美貌,說她前身應是西施:家本姑蘇浣花裡,圓圓小字嬌羅綺。夢向夫差苑裡游,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康熙年間的文人陸次雲則在《陳圓圓傳》裡稱讚她說:「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

董小宛

董小宛(1624∼1651),名白,號青蓮,金陵人,「秦淮八艷」之一,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16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世間亦有誤傳,認為董小宛與順治皇帝的寵妃董額妃實為一人,並導致了順治出家。

有關董小宛的事跡故事有很多,包括她和冒辟疆的愛情故事。以及她有很高的才情,至今她所作的詩詞仍被後人拜讀。董小宛不僅才貌雙全,更是心靈手巧。相傳「秦淮董糖」和「茶泡飯」都是出於董小宛之手。時至今日,董糖已有350多年的歷史,依然是蘇州一帶知名食品,深受食客喜愛。

《綠窗偶成》是董小宛的代表詩作之一。「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而這首詩就刻畫了董小宛的內心活動,即孤獨寂寥之情。董小宛不僅能作詩,在寫詞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她曾寫下「松徑丹霞染,幽壑白雲歸。」而這首詞恰好體現了董小宛閑適的心情。

李香君

李香君,是明未南京秦准河畔名妓李貞麗的養女,原是秦淮歌妓。李香君受壓迫受侮辱的地位,使她對統治階級裡的黑暗勢力保持警惕,當她知道阮大鋮出資收買侯方域的陰謀活動時,義正詞嚴地責備了侯方域的動搖,是我國戲曲舞台上最光輝的婦女形象之一。

她亦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桃花扇》藉侯朝宗初見香君時的反應,著墨了香君的面貌:朝宗往上一看,見他嬌嬌滴滴,年紀不過十五、六歲,真乃容可落雁,貌能羞花。遂不覺魂飛天外,目不轉睛……

清:1636年到1911年

孝莊皇后

孝莊皇后,名布木布泰,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後來身為孝端文皇后的姪女的她,成為了清太宗皇太極之妃,亦為順治帝的生母。

聰慧的孝莊太后理政有手段,然而她雖才能出眾,卻不戀棧權位,多次指點少年康熙,為之提供謀略,但是從未越俎代庖,為大清帝國打下基礎。她是清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

香妃

香妃(1734∼1788),維吾爾人叫她「伊帕爾汗」,原名叫瑪慕黎茲姆,她自幼體有異香,被乾隆賜名香妃。香妃是閱讀民間鄉野文學,或觀賞戲劇時不可忽視的角色。

呂四娘

呂四娘(清朝雍正年間人),浙江嘉興人,明末大儒呂留良的孫女。呂家受文字獄牽連後,呂四娘隱姓埋名、苦學武功,成為清初的一代奇人。

關於經久不衰的呂四娘傳奇,清末筆記小說雖情節演繹多有版本,但有兩點卻恆定不變,一是呂四娘的身世被定位為呂留良的後代,二是故事結局被定位為雍正帝為呂四娘所殺。相傳1735年她潛入圓明園,刺死了雍正皇帝。

王聰兒

王聰兒(1777∼1798),湖北襄陽(現在的襄樊市人),江湖藝人出生。一開始,王聰兒是因齊林的引進而加入白蓮教。當齊林成為襄陽白蓮教的首領後,志同道合的兩人就結為夫妻,共同謀劃反清活動。

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年僅二十初的王聰兒帶領義軍從湖北到四川和當地的義軍會師,組成的大軍約有十四、五萬人,數量之多,相當驚人。當時,王聰兒被推派為八路兵馬總指揮,如此年輕的女子竟然能指揮這麼大規模的起義軍,可見王聰兒的確有勇有謀,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

在清嘉慶初年揭竿起義的王聰兒,是中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農民起義女英雄!這場起義規模浩大,清政府花了九年的時間才鎮壓成功。只是,元氣大傷的清廷,亦逐漸走向衰敗。

顧太清


顧太清才華洋溢,詞作可與納蘭性德比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為乾隆曾孫奕繪為側福晉,報宗人府為「顧」姓。婚後夫婦唱和,遂號太清,以顧太清名世。

顧太清才華絕世,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十分鍾情。雖為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為。

顧太清是現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一女詞人」,她曾與當時京師的滿漢才女結集秋紅吟社,聯吟詩詞,在中國女性文學史留下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詞作直逼「國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

清代道光年間,顧太清與龔自清的「丁香花公案」還鬧得沸沸揚揚,至今仍是一個具有多種版本的傳說。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為葉赫那拉氏(1836∼1908),乳名蘭兒,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臺惠征女。1861年同治皇帝繼位後作為生母被尊為太后,兩次實行垂簾聽政,成為清朝末年同治和光緒兩朝中國的實際的統治者,統治中國長達四十八年。

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洪宣嬌

洪宣嬌,洪秀全(太平天國天王)的結拜妹妹。她在1805年嫁給了蕭朝貴,也是後來的西王,清朝許多女英雄中最有名氣的一個便是洪宣嬌,她是太平天國的一個武官,曾國藩曾稱其所率領的女兵是大腳蠻婆。太平天國在1864年結束,洪宣嬌卻下落不明,沒人知道她的命運。

賽金花

賽金花(1872∼1936),曾作為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四國,是一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中國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名妓。她具有多個名稱:閨名趙靈飛,乳名趙彩雲,改名傅彩雲,改名洪夢鸞,改名曹夢蘭,花名傅彩雲,改名魏趙靈飛。

陶然亭有記述賽金花生平的三塊石刻:彩雲圖、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此外,著名書畫家張大千還為賽金花畫了畫像《彩雲圖》。清代文學家樊增祥還為賽金花作了長詩《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多部影視作品、文學作品都曾刻劃了她傳奇的人生。

秋瑾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閨瑾,字璿卿,後改名競雄,又稱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1904年自費東渡日本留學,此後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宣傳女解放;1907年因參加反清革命被捕就義。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