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10月06日訊】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最近在他的專欄中提到,現在通脹這麼低,還有人要求加息,其中主要的一群人是那些以自己利益為中心的銀行家,他們的利益在低利率環境中受到壓制。
為了支持這一論點,克魯格曼注意到國際清算銀行(BIS)威廉亚洲官网 的一篇文章,關於貨幣政策對銀行收益的影響:
小額零售存款的稟賦效應來源於銀行存款通常都較市場利率有所折價(markdown),這背後其實反映了某種形式的寡頭力量以及交易服務,如果說這種折價在利率下降時有所收窄,那麼隨著貨幣政策收緊,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就會增加。這種稟賦效應是高通脹以及銀行部門內部或內外部競爭不充分時,銀行收入的一大來源,例如上世紀70年代。
現如今這種情況再次凸顯,只不過方向正好相反,在金融危機之後,利率降到極低的水平,而存款利率沒法降到零以下,或者說至少無法大幅低於零,這種折價就被壓縮在很小的範圍內。
嗯,稍微翻譯一下就是說:
BIS提到的是市場利率與銀行存款上浮利率之間的利差,這完全取決於銀行寡頭的自律性,這種自律決定了小額零售存款的稟賦效應,進而決定了整體資本市場的資本稟賦效應。
按照愛因斯坦的說法:
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觀,誰能搞懂就賺錢,不明白的就付錢。
英國《金融時報》還提到,這歸結到一點,抽租(rent-extraction)是一個長期有效的策略,但是不能做的太過分,否則就會自斷生路。作為一條規則,這就是為什麼銀行寡頭必須遵循自律的原因。
如果太放任自由,行為風險就會毀了所有抽租受益人的狂歡。該報提到金融危機以來的例子:
2008年,這場狂歡被粗暴地打斷。
銀行體明白自己已經別無選擇,除了減少對經濟的參與程度,利率還被允許降到零,一些銀行成為了犧牲品(貝爾斯登、雷曼),這麼做是為了給實體經濟返還足夠的資本權益。
但結果呢,這以一種系統性的破壞方式引發了整個體系的恐慌,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自己不會淪為下砧板上的下一塊魚肉。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倒霉的並不是銀行家,而是實體經濟。直到今天,實體經濟剛剛擺脫大而不倒的銀行部門的負擔,開始了復甦進程。而銀行家們開始要求什麼呢?他們希望把租金要回來。
為什麼?
因為流動性匱乏。實際上,央行流動性所做的事情是擠出安全資產或者迫使資本進入更有風險的市場,直到危機以自然的風險或者負利率的方式暴露。
總結下來,經濟需要的是更少的銀行家,而不是數量龐大的機構銀行家的替代品,無論他們以何種面目出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