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戰沙俄 康熙帝與《尼布楚條約》(圖)


戰勝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的康熙皇帝。(網路圖片)

康熙帝(即愛新覺羅•玄燁1662-1722年在位),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不僅派兵收復了臺灣,還御駕親征蒙古西準噶爾汗噶爾丹,而且抗擊沙俄的入侵,簽訂了劃定中俄邊界的《尼布楚條約》。對於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使大清帝國立於世界各國之林,都有極其重要的貢獻。

早在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和清順治六年(1649年),沙俄殖民者波雅科夫和哈巴羅夫,曾先後率領哥薩克騎兵,越過外興安嶺,竄入中國黑龍江流域,趁機佔領了尼布楚、雅克薩等大片土地,並在那裡強行修建了尼布楚、雅克薩兩城。

沙俄殖民者的侵略,曾激起了中國東北各族人民的堅決反抗,他們目睹沙俄的野蠻強暴,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常常使敵人尋找不到糧食。

在哈巴羅夫強盜入侵那年的冬天,便有五十位中國人,被他們殺死吃掉了。過了兩年,當哈巴羅夫被迫撤退時,又殺死了我男俘661人,劫掠婦女兒童243人。

康熙帝親政後,對於沙俄的侵略行徑,極為義憤。他說:「朕十三歲親政以後,即留意於此,細訪其土地形勝,道路遠近及人物性情。」(《清聖祖實錄》卷121)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康熙帝馬上著手,準備反擊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親自到東北視察邊情,下諭做好自衛反擊戰鬥的準備工作。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他命令都統彭春、副都統郎談和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清軍水陸併進,一舉戰敗了盤踞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逼使他們撤退北逃。但當清軍返回駐地時,沙俄侵略軍,又重新佔領了雅克薩城。次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再次討伐,圍困雅克薩城,斷絕城裡的水源,並多次擊潰企圖逃竄的沙俄侵略軍。沙俄政府,深感侵佔中國黑龍江流域的野心一時難以得逞,只好被迫同意清政府一再提出的和平倡議,通過談判,劃定了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從而取得了「雅克薩之戰」的勝利。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帝親自向談判代表作出指示:「尼布潮(楚)、雅克薩、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屬之地,不可少棄於鄂羅斯。」(王氏《東華錄》康熙朝41)。談判開始後,俄方代表戈洛文,竟無理提出要以黑龍江為兩國國界的要求,被清朝談判大臣索額圖,嚴詞拒絕。在談判拖延過程中,漠西準噶爾部反動貴族噶爾丹,與沙俄秘密勾結。鑒於這種形勢,康熙帝考慮到不宜把戰線拉得太長,應有足夠兵力,來對付西北變亂;要爭取早日締約,因而可作讓步以額爾古納河為界,並把這一精神,關照了談判代表。俄國政府也因國內局勢不穩,便接受了這一建議。於是,雙方在轉年(1689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的主要內容是:

一、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西,屬俄國;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屬中國。

二、拆毀雅克薩城,俄軍可以攜帶財物撤回俄境;中國同意將貝加爾湖東邊尼布楚一帶,原屬中國的地方讓給俄國。

三、現住於雙方境內的兩國人民,不必遣還。兩國友好相處,兩國人民可以持護照,越界貿易。

《尼布楚條約》是在中俄雙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簽訂的,它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直至庫頁島的全部地區,都是中國領土!因此,《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是康熙帝在歷史上的偉大功績。

本文留言

作者華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