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02月19日訊】(接前文)
領導先走
外企在中國攻城略地時,中國權貴和富人則在暗度陳倉。當媒體都在鼓吹中國經濟是個迷,沒有人瞭解中國經濟為什麼獲得奇蹟般的發展。實際上這種所謂的謎,只是一個規模巨大的把戲——中國政府將中國設置成為資金陷阱,吸引外企企業的進入。外資企業盲目大舉進入中國,將自己的美元換成人民幣,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權貴和富人有機會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外資進來越多,他們能兌換的越多離開的規模越大。
自家事,自家人最清楚。當世界認為中國經濟一枝獨秀時,中國政府內部則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早在1990年代後期,一些中國官員已經轉移資產到國外,應對中國可能出現的混亂局面。由於當時中國的外匯有限,轉移資產的狀況侷限於較小的規模。隨後,中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產生巨大的效果,包括血汗工廠政策、吸引政策政策和2009年後的外資依賴政策,都在推動中國經濟規模日益擴大,創造世人眼中的奇蹟。
同時,中國政府開動宣傳機器,並且實施各種收買政策,讓西方的經濟學家、政府、金融機構和新聞媒體共同吹捧中國。尤其在2005年之後,歐美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在持續鼓吹中國經濟增長,而新聞媒體普遍採用中國的官方數據,將中國官方數據當作權威的數據來源。由於西方經濟學家和新聞媒體強調中國經濟增長數據,淡化和掩蓋中國經濟增長實質,引導整個世界相信中國的崛起。
而中國政府內部從來不看好中國狀況,一方面以所謂的維穩為政策導向,在國內採取日益嚴厲的高壓政策;另一方面,隨著外資進入中國越多,給中國帶來更多的外匯,中國政府通過外儲制度積極為自身牟利,中國權貴資金出逃的規模也日益擴大。
不論中國企業所謂的海外投資、在歐美股市上市融資、還是中國人投資移民國外,都是中國權貴和富人實現資金出逃的方式。所以,不論中國政府如何鼓吹中國崛起,或者世界如何相信中國經濟奇蹟,只需要認真觀察中國權貴和富人越來越急迫的逃離,就可以知道中國的形勢更加緊張甚至危急。
進入2015年,中國經濟進入全面衰竭階段。2008年底的經濟刺激後,中國已經歷6年時間,基本耗盡中國經濟所有可調動資源。所謂的人口紅利早已透支,隨著人口老齡化、民眾身體素質急劇下降、青年勞動力急劇減少等趨勢發展,中國將不得不為曾經的過度消耗還債。
同時,中國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也接近毀滅,只能大規模進口糧食、能源和其它大宗礦產資源。另外,中國政府、鐵公基和房地產的運營成本極高,將越來越沈重的負擔增加給整個社會。在人民幣隨著美元升值的同時,通脹還在進一步加速,意味著中國的經濟運行成本甚至超過日本,也引發日本製造業果斷回流。
中國私營企業經過6年煎熬,一波波的減薪裁員和倒閉潮之後,2015上半年進入全面倒閉狀態。同時,絕大多數中國民眾經過各種稅金險金、股市虧損、高額房貸、高利貸爆破、教育醫療以及高昂生活費用的層層剪毛和割肉,變得貧困或者極端貧困,手中可支配現金所剩無幾。
所以,不論從自然和人力資源的生產方面,還是在私企和民眾的消費方面,都顯示中國經濟潛力已經全面枯竭。
外企是最後感受到經濟衰竭的單元。在過去幾年,各種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趨於枯竭,但是,由於外企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戰略靈活性,難以跟上中國經濟的變化;同時外企相信中國官方發布的新聞和數字,相信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或者起碼不會太糟。所以,外企仍然在日益枯竭的中國經濟中,持續擴大投資規模,佔領更多的市場,試圖實現更高的收益。這樣的結果是,外企在中國陷阱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投資越大,越輸不起。
所以,外企決策層更多從主觀角度出發,希望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同時,出於對投資失敗的恐懼,更容易忽略甚至敵視關於中國經濟崩潰的信息。只有事到臨頭,才意識到或者不得不接受既來的風險和失敗的事實。例如,佳兆業地產違約,國際融資市場才警惕。實際上,已經發生的中國企業上萬億美元債務,可能都是實際損失,中企償還無望。
另外,當外企出口工廠面對高昂到不可承受的成本,開始離開中國時,同樣說明中國經濟難以維持。同時,金融類外資掌控著大量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和住宅,雖然根據各方面的狀況,金融類外資開始感受到困境,但是仍然難以相信中國經濟進入枯竭。而且,即使一些外資相信中國房地產將全面崩潰,也仍然在表面上鼓吹中國房地產漲價,希望通過營造熱鬧的氛圍,吸引新進入的愚蠢外資接盤,給自己解套。而針對中國市場的實業外企,仍然按照過去的業務增長軌跡,制定更加雄心勃勃的生產和銷售計畫,做相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採購囤積。
在2015年,隨著消費完全枯竭,中國市場銷售急劇下降後,外企才會用心關注中國市場。由於跨國公司反應緩慢,難以認錯。外企在中國市場枯竭、銷量大幅下降後半年,才會著急,制定相應的政策。但是,在已經瞬息萬變的中國,晚半年意味著可能全軍覆沒。
外儲可能將是信號槍。不論外資企業如何進行思考,都無法違背關鍵的現實。不論什麼樣的信心和觀點,都要回歸到最簡單的數字。這個數字簡單清晰,不可抗拒。不論做什麼,只要在經濟管理領域,都必須遵循相應的數字。在這個數字上,即使不同的人本身對局勢具有不同的認識,也會因為同樣的數字而達成共識。在中國經濟外部,人民幣匯率可以看著最簡單的數字。
人民幣升值或者貶值,對於外企的決策具有關鍵作用。由於中國外資依賴的政策,人民幣兌美元不敢明顯貶值。所以,人民幣實際上跟隨美元指數的走勢,外資根據美元走勢決定相應策略。人民幣能夠跟隨美元的背後是中國的外儲規模。所以,不瞭解中國經濟的人,往往注重人民幣匯率;而真正瞭解中國經濟關注中國經濟變化的人,更強調外儲。在外資依賴政策後,中國政府越來越強調人民幣國際化,主要也是希望世界能夠認可人民幣,讓人民幣匯率能夠與外儲脫鉤。但是,世界其它國家並不認可,人民幣還得回到外儲的基礎上。一旦中國外儲發生變化明顯,即使對中國經濟最有信心的外企,也會隨時改變政策,準備加速逃離。
中國權貴和富人將更早地得到信息,搶先逃離。隨著具有先見之明的金融類外資和外企出口工廠加速離開中國,人民幣匯率和外儲開始受到影響。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中國央行已經通過拋售美元,持續干預。從央行的態度上,只要手裡還有可以調動的美元,就會持續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而央行干預人民幣匯率的行為越積極,拋售美元的數量越多,中國的可動用外儲也越少。
問題在於,中國有多少可動用外儲,外界並不知悉。根據中國的權力結構可推斷,當可動用外儲急劇減少,權貴和相關聯的富人必然先知道。權貴會在央行和外管局內部安排,首先讓自己的資金出逃,關聯的富人隨之出逃。另外,一些與權貴沒有關係的小富和中產階層,看到美元指數上漲、中國出口嚴重萎縮、中國經濟發展無望,也加緊換購美元。在中國折合將近20萬億美元的人民幣貨幣總量中,相當一部分是權貴、富人和中產的資金。這些人的資金出逃,將極大消耗中國可動用外儲,加速中國外儲枯竭。
外企面對目前中國的危險局面已難以從容逃脫。資金逃離時,越小的資金越靈活,逃跑的速度也越快。由於外企的資金巨大、資金擁有狀況集中,任何一個大型外企的離開,都會變成新聞,衝擊對經濟狀況敏感的群體。大型外企即使不離開,大幅裁員就會被廣泛傳播。即使大型外企能夠如日本工廠那樣,突然關門、解僱員工、處理資產,但是也不可能所有外企都同一天關門善後。關注外企的人群,普遍都有一定知識和思考能力,不少人還有一定的現金,這些人仍然擁有一定的人民幣貨幣資產,一旦行動起來,比外企快得多。
隨著外企加速逃離,不僅權貴與其相關的富人加緊換美元逃離,更多的小富和散戶也積極行動,與外企爭外儲。中國人具有一窩蜂的特點,一旦某個事件形成風潮,人們會毫無理智地瘋搶。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後,中國瞬間爆發搶鹽潮,反映中國人無理智跟風的特點。換購美元更是人們擔心自己金錢的一種表現,當換購風潮出現後,人們都會跟隨換購美元保值。換美元熱潮的表面是大量中國民眾換美元,以螞蟻啃大象的方式消耗外儲,背後其實是權貴加速換美元,在民眾換購的掩護下,通過自身的特殊通道快速逃離。
面對權貴和民眾兩面夾擊,外企很難大量換美元離開。而外企進中國,並不是要扎根,只為賺錢而已,一旦勢頭不對,隨時撤退。但是,中國外儲的空虛,以及中國人隨時換外儲的意向,讓這些外企根本無法如願離開。
簡言之,在2015年,外企將經歷前所未有的大潰敗。中國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已經枯竭,政府推動的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生產難以為繼;隨著中國資金鏈深入斷裂,資金斷流的房地產面臨崩盤;隨著整個社會消費急劇萎縮,外企的銷售也急劇降低;中國已經沒有產品和資源,值得外企拿人民幣採購,再到國際市場銷售;外企想換美元撤出也變得極為困難,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逃走,剩下的大多數都將面臨損失慘重的一地淒涼。
PS: 從內部經濟的角度,2015下半年開始,隨著中國本土私營企業絕大多數倒閉,外企也將在業務急劇下滑後,全面理解中國經濟崩潰的深刻含義。進入2016年,外企將面對無可挽回的局面,只能眼睜睜嚴重虧損。如果在經濟崩潰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或者外儲出現大變化,引發權貴、外企和民眾爭相換購美元,中國外儲可能很快流失。搶購美元的風潮一旦發生,可能不需要進入2016年,外企在中國的大部分投資和人民幣資金積累都血本無歸。後續的連鎖反應是,大多數跨國公司需要大規模資產減記,大量對中國的出口停滯,進而引發或者推動世界經濟體系崩潰。 (全文完)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