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y Cheng/AFP/GettyImages
【看中國2015年02月02日訊】海外中文媒體2月1日的一篇文章稱,內地1949年之前,「語文」被稱作「國文」,而臺灣一直沿襲了「國文」的稱謂。
「國文」本身暗含著對自己母語的一種自覺的體認。「國文」「國文」,堂堂一國之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潛意識深處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我們這個有著偉大「文統」和「道統」的國度,這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和民族,經過對「國學」的否定和拋棄,再經過全盤西化,眼下出現了文化斷層和精神缺鈣!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兒,東討一口,西乞一杓,吃得再多也沒有自己家做的飯香。
我們今天的虛無感、今天的功利主義,很多都源於我們對於歷史的失憶。
強調知行合一,知識化為行為準則
臺灣國學教育強調的就是躬身實踐,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學的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非常注意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大陸語文教育在生活實踐上,可以說極為欠缺。例如,臺北縣國中初中一年級語文老師的一次課程設計,我們就會明白臺灣的國學教育是如何倡導身體力行的了:
課文:《論語論孝選》
主題:躬行孝悌
學習單設計:
1. 先說明自己是怎樣對待父母的(實情)。
2. 這一個月來的變化(言語、行為、態度)。
3. 因為變化、家庭氣氛變化(反思、思考)。
4. 因為躬行孝悌這件事,讓我體悟到……(感受)
5. 反省自己的言行。
6. 認真觀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7. 站在父母的立場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8. 尤其重要的是:實踐孝悌不是一個月的事,是終身的事。
共同校訓「禮義廉恥」注重公民道德教育
臺灣在小學生每週40個小時的課程安排中,國文、歷史、地理和公民道德等與中華文化相關的課程至少佔了一半。
除此之外,學校還相當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中國傳統思想的熏陶,當時國民黨當局定下的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而幾乎所有學校的牆上都印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臺北市也以忠孝、仁愛、信義命名三大主幹道,讓國學點點滴滴深入人們的生活。
臺灣的中小學教育一直遵循「有教無類」的古訓,以培養「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這與我們學校提倡「德、智、體、美、勞」類似,只不過臺灣學生之間的和睦相處與合作體現在「群」裡,也並非不提倡「勞」。臺灣小學有一門功課叫《生活與倫理》,重點加強對孩子的社交禮儀、生活起居、孝親尊長、善友樂群等方面的教育,校園裡的衛生保潔也全由師生共同完成。
責任編輯: 劉良鑫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