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天野浩(Hiroshi Amano,左一)、赤崎勇(Isamu Akasaki,左二)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看中國2014年10月08日訊】據外媒報導,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10月7日揭曉,由3位日本名城大學終身教授赤崎勇(Isamu Akasaki)、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教授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共同獲獎。得獎原因是他們發明瞭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突破了過去30年的技術瓶頸,成功以低耗電的白光LED燈泡取代傳統電燈泡。他們的研發成就,被視為具革命性成果。
85歲的赤崎勇生於鹿兒島縣,畢業於京都大學後,曾在當時的松下電器公司研究所做研究。
54歲的天野浩出生於靜岡縣,是赤崎勇的學生,名古屋大學工學博士,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
60歲的中村修二出生於愛媛縣,在德島大學大學院(研究所)進行半導體研究後,1979年曾任職於德島縣日亞化學工業公司。
有這3人的研究成果,如今有紅、綠、藍3原色發光二極體(LED),經過組合,可製作成發出各種顏色的發光二極體(LED)。這被運用於全彩顯示器等,擴大了發光二極體(LED)應用於各種領域,且具實用化的可能性。
波長短的藍光技術有助於研發可大幅增加DVD等記錄容量的藍光光碟(Blu-ray Disc)的開發,成為處理大量資訊的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技術。
赤崎勇與天野浩於1986年全球首度成功將藍光發光元件氮化鎵(GaN)結晶化。當年,他們在研發期間,幾乎沒有科學家注意到氮化鎵(GaN)可成為結晶材料。
中村修二於1993年利用獨自研發的設備,全球首度成功研發出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LED),震驚全球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
赤崎勇與中村修二於1998年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傑克摩頓獎(Jack Morton Award)。此外,赤崎勇於2004年榮獲日本「文化功勞者」殊榮。中村修二於2002年獲頒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此獎被喻為「美國的諾貝爾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打電話祝賀名城大學教授赤崎勇。安倍晉三對赤崎勇說,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讓全體日本人感到引以為榮。藍光LED可以被用於照明、電燈等,也可節能,讓大家都受惠。
安倍晉三還說,赤崎勇等人以全球首度研發的技術,讓全球知道日本的學術水準之高。他聽說,赤崎勇等3人不論歷經多少次失敗,仍不放棄,一定很辛苦。但這份一直挑戰的精神,讓他湧起要加油的決心。他期待赤崎勇等人在獲獎之後,能再接再勵。
迄今為止,日本榮獲諾貝爾獎的人數若包括現在是美國籍日裔的南部陽一郎在內,共22人。上一次是前年京都大學研究新型萬能細胞「iPS細胞」的山中伸彌教授。上一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人是6年前,南部陽一郎與益川敏英、小林誠這3人。因此,日本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有10人。
今年,上述3人將共享800萬瑞典克朗(約676萬人民幣)獎金。
責任編輯: 許雲天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