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仁愛、博愛的侷限性及慈悲的高超

 2014-05-31 11: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愛是一切眾生皆具的情識,貪染為性,源於對自體及外境的染著希求而生起的盲目衝動,由此產生愛情、親情。孔子十分重視這種發乎自然的愛,不過認為這種愛太過粗鄙、偏狹,尚須改造、提高,由此提出了他的哲學主張「仁」。顏淵問「仁」的意義,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樊遲也問「仁」的意義,孔子說:「愛人」。所謂「克己」是指內在行為的修養,而「復禮」則是外在行為的節制。如何使「克己」、「復禮」臻於最高的境界呢?那就是「愛人」。雖然這裡的愛已不僅是本能的對情人、親人的愛,已升華為一種推己及人的愛,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而廣之,則形成一種充滿社會責任感的愛,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天下為公」。至此,從世法來看,儒家的仁愛可謂完美之極。

不過我們若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儒家的仁愛含有濃厚的等級觀念和功利觀念。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教,尊賢之等,禮所生也。」(《中庸•哀公問政》)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裡仁》)仁愛既有如此嚴正的等級,人就必定會產生分別、愛惡之心。仁愛既不能超越階級,甚而成為階級爭鬥的工具,即源於此。而佛教雖誕生於種姓制度森嚴的印度,仍能打破等級觀念,正是緣於佛陀「等視眾生如羅睺羅(兒子)」的慈悲之心。

又,子張問「仁」的意義,孔子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子張又問「五者」是什麼,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篇)從這段話裡,就可知孔子提倡「仁愛」的最大目的是著眼於功利的。功利者貪慾也,既有貪慾,豈能利樂一切眾生。菩薩為了度眾生,則有四攝法,所謂佈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愛語(和顏的善語、關切的溫慰語)、利行(福利事業)、同事(與眾生同甘共苦)。它不僅是度眾生的方便,更是一種慈悲心的流露,與儒家的功利實有天壤之別。

孟子對於「仁愛」的施與,較之孔子的說法更為露骨些。他說:「君子之施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章》)東漢的趙歧註釋孟子的這段話說:「物,謂凡物可以養人者也,當愛育之,而不加之以仁。若犧牲,不得不殺也。……臨民,以非己族類,故不得與親同也。」可見儒家之言「仁愛」,有親疏之別,族類之差,因其所處地位不同,故所施不能無差等。這就是儒家所謂的「理一而分殊」的原則。而佛教的慈悲是平等施與一切眾生的,因而能超越怨親、人與非人等種種差別。如佛教的戒殺、放生、素食、忍辱等,無不體現著慈悲的平等精神。

儒家的仁愛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侷限性,是由愛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前面我們已經知道,愛是一種煩惱,是眾生的虛妄情識。它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的、有條件的,因而無論你怎樣將它擴展、升華,總是十分有限的。

博愛,即泛愛一切人。韓愈《原道》說:「博愛之謂仁」。可見在擴充愛心方面,仁愛和博愛是相同的,不過中國的仁愛根源於儒家本位的文化,而西方的博愛則根源於基督教的神造說。耶和華——神為世間的創造主,人類的父。神愛世人,所以人也應當愛神,並體貼神的意思,愛人如己。這多少根源於家屬愛,然主要還是啟發於萬化同體同源的觀念,近於緣起法的平等性。平等一如,本是事事物物的本性,然而缺乏對緣起法的智慧觀照,因而在定心或類似定心的映現中,將其神格化,成為神秘的宇宙根源。

瞭解了仁愛、博愛的侷限性,我們就更容易理解佛教為什麼要斷愛,為什麼要提出一個不同於愛的道德標準——慈悲。其實,佛教慈悲的高超之處即在於它建立在斷除貪愛煩惱,將虛妄情識轉化為清淨智慧的基礎上。菩薩依此智悲,不但從自己而廣泛地觀察向外的關係,而理解了自己與他的相關性,更從自己而深刻地觀察內在的關係,瞭解自我,只是心色(物質)和合而相似的相續的個體;雖表現為個體的活動,而並無絕對的主體,因而能內證身心的無我,外證自他的無我,使慈悲心超越自他;無有限量。所以佛教將慈悲心又分為慈、悲、喜(見眾生的離苦得樂而歡喜)、舍(怨親平等,不憶念眾生對於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惡)四心,稱為四無量心。

愛,是人的本能,或純樸,或粗俗,必須經過「克己」,作不斷的向上的努力,才能「復禮」,才能歸「仁」。能推己及人,擴充愛心,予他人以真誠的關心、同情和愛護,這種仁愛或博愛的精神是崇高的,完全符合佛教利樂一切眾生的慈悲精神。在當今地球日益「變小」,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人與人及至自然萬物的關係日趨密切的現實中,我們多麼需要這種精神。佛教說的斷愛,是出世的、內在的斷舍貪染執著的修養而言,絲毫不會貶低愛、仁愛、博愛等積極意義,這從佛典中廣泛出現的愛道、愛語、愛敬、愛眼、慈愛等詞即可了知。

慈悲,是佛心,是清淨的、平等的、圓滿究竟的。眾生皆具佛性,因而皆具慈悲之心。然而由於無明、愛、取等煩惱的障蔽,不得顯發。因而必須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不斷修學佛法由出世(離愛染)而入世或即世而出世,在淨化身心、完成人格、利益大眾的過程中圓成慈悲之心。在如今這個鬥爭堅固的時代,儘管物質日益豐富,精神卻日見空虛,貪慾橫流,道德淪喪,生態平衡日遭破壞,戰爭也是此起彼伏。當此之世,我們不正是需要這種清淨的、和平的、平等利樂一切眾生的慈悲精神嗎?

来源:一元一國學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