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甜白釉鑑賞:內心感受吃白糖的「甜」(組圖)

 2014-01-15 12: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甜白釉僧帽壺

【看中國2014年01月15日訊】沒有青花的藍白相映,沒有彩瓷的繁複繽紛,縱然僅純淨一色,卻不輸於「濃抹淡妝」,這就是單色釉。單色釉,是單一的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一道釉」。它在宋元時的創燒已經蔚為大觀,明清時期官窯出品的精煉單色釉瓷更是臻於頂峰,達到了「合於天造,厭於人意」的境界。明清單色釉瓷的精湛技藝,成就了它在拍場上的屢創新高。追古撫今,透過一色,《第1收藏》即將通過展現不同的單色釉,尋找歷史中單色釉的絢爛流變……

近年來,拍賣場上也不乏甜白瓷的身影,價格均在百萬至千萬間,過千萬者比較少見,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之五」專場拍賣向來是私人中國御瓷收藏翹楚之一,在這個專場中,一件明永樂甜白釉暗花八吉祥紋高足盌以508萬港元成交。春拍香港蘇富比的另一專場,「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拍賣中,一件明永樂甜白釉暗花四季花卉圖撇口碗又以604萬港元成交。

2008年,當國內藏家對清宮彩瓷趨之若鶩時,佳士得在紐約推出了一件戰後古董商翹楚戴潤摘舊藏的明永樂時期甜白釉梅瓶。這件高32厘米的梅瓶,氣韻不凡,通體施以明永樂朝首創的甜白釉,並以曼妙筆法暗刻牡丹紋,最終以4倍於估價的277萬美元傲視全場,也是目前甜白釉瓷器拍賣排行榜中的第一位。

永樂甜白釉是明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這個名稱出現的非常晚,並不是永樂當朝出現的。永樂白釉叫「甜白釉」跟一種東西有關,就是今天家裡都有的白糖。16世紀前我國是沒有白糖的,都是黑糖或者紅糖。白糖的出現使人們對永樂白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就是說這個像白糖,而且有一種內心的感受「甜」從那時開始才叫「甜白釉」。瓷器上黃釉始於明永樂朝,即以鐵為著色劑,用氧化焰低溫燒成,呈色淺淡,釉面薄。

明永樂甜白釉瓷中,僧帽壺是別具時代特色的一種器形。僧帽壺的造型,始於元代,源自藏式佛教法會所用樣式。到明永樂朝,因明成祖極力支持西藏佛教,僧帽壺形瓷器稱為御窯廠經典造型,常見的有素紋或八吉祥纏枝蓮紋。在香港蘇富比2012年秋拍玫茵堂專場裡,主打拍品就是一件明永樂時期甜白釉劃纏枝蓮紋「永平安頌」僧帽壺。

拍場上明代永樂甜白瓷屢創高價,後世仿永樂甜白瓷也多有精品出現拍場,且創出高價,北京保利2010年秋拍,一件清雍正甜白釉暗刻纏枝花卉玉壺春瓶以728萬元成交,成為甜白釉瓷拍賣記錄排行榜中的第三位。

永樂以後,宣德、成化包括弘治年間多有甜白精品,並且康乾雍三朝仿製無數,清代康、雍、干的甜白釉,其釉色白而不潤,一般多閃青色,民窯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書寫,也有暗刻楷書款,以青花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視,胎釉呈青灰色;現代仿品暗花、暗款過於清晰。通過目前已知的文物考古資料,永樂甜白釉的主要特徵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把握:一是胎體的仰光透視,呈現出極為淺淡的粉紅色,但又與龍泉窯中粉青有極大區別。二是釉面積釉處(近底和底部較明顯)呈現蝦青色。

宣德早期釉面和永樂相同,極易混淆,但是宣德中晚期甜白瓷開始出現了特有的橘皮紋,所以遇到無款識的明代甜白瓷,均以橘皮紋判定永樂還是宣德。傳世成化官窯甜白瓷多是薄胎,盤、碗、杯多見,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種,薄如蛋殼,為成化獨有。清代後仿不少,可用明成化款識特徵判定年代。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樂、宣德、成化、弘治製品,官窯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樂款識。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最好。但清代胎料與明代有別,仰光透視,閃青白色,沒有其粉色,這是區別明清甜白瓷的重要依據。

白如梨花永樂朝創燒甜白釉

在瓷器審美方面,經過兩宋數百年輝煌瓷史的洗禮和熏陶,到了明代,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工藝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永樂皇帝對白色情有獨鍾,甚至有時在芸芸貢品中只選白玉製成的珍寶,而對其他貢品置之不理。或許是為了迎合永樂皇帝對白色的雅好,當朝的陶瓷工匠們一直在努力做減法。為什麼是減法?因為在所有的釉色中,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可謂「單色釉中的單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鐵,器物燒出來後必然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青色來,如果釉料中的鐵元素含量小於0.75%,燒出來的就是白釉。所以古人選擇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提純,使含鐵量降低到最少程度。這樣在潔白的瓷胎上施以純淨的透明釉,就能燒制白度很高的白瓷。

白釉出現於北朝。北齊範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國至今所見的最早例證。白瓷還是宋代陶瓷的精粹,北有定窯,南有景德鎮青白瓷。元代樞府器,質感厚潤,是為甜白釉的前身。而明永樂朝(1403—1424)創燒的這種白瓷,則有「汁水瑩厚如堆脂,光潔如美玉」之感。但當時還沒有「甜白」的美稱,直到16世紀,也就是明朝末年,白砂糖進入中國後,國人見之嘗之,其甜白之感讓人恍然想起永樂白瓷,遂以「甜白」命名。

来源:華夏經緯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