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13日訊】在投資界,剛剛過去的11月可以說是屬於比特幣的,因為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460%,最高價一度達到一比特幣1242美元,甚至超過了同期一盎司黃金的價格。比特幣的瘋狂上漲引來越來越多國人加入到這場盛宴之中,據BitCoinAverage網站數據顯示,12月1日當日人民幣交易比特幣總量佔到全球比特幣交易總量的61.73%,部分投資者甚至認為一個比特幣明年將會上漲至一萬美元。
比特幣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2010年正式問世,中本聰的真實身份至今還是個謎。比特幣是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演算法產生的P2P虛擬資產,任何人都可下載並運行客戶端參與製造比特幣並成為「礦工」。由於其精妙的密碼學設計,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布式網路記錄並告知全網,因而不可能被偽造。比特幣的優點除不依靠特定銀行發行、在全球範圍內都可交易、不可偽造外,還有一點是其發行總量被嚴格限定在2100萬個,其中有一半在頭四年被開發出,未來開發比特幣的難度會逐漸增加,這使得其如果作為交易貨幣的話不會發生通脹。比特幣的巧妙設計使其正在為全球逐漸接受,但另一方面,大量投機資金的介入使比特幣價格短期一飛衝天,其作為交易媒介還無法替代傳統貨幣,作為投資媒介無法替代黃金,其短期價格飛漲意味著其中醞釀著巨大的風險。
第一,比特幣作為交易媒介仍未被全球廣泛接受。雖然全球有很多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公開將比特幣視為合法貨幣的只有德國和美國德克薩斯州,缺乏國家信用的電子貨幣很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近日央行等五部委下發通知,認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並非真正意義的貨幣,並且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同時提醒公眾警惕比特幣等虛擬商品借「虛擬貨幣」之名過度炒作。這是繼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不承認比特幣合法性之後央行的又一次表態,表明目前比特幣在國內仍不可能作為交易媒介。
第二,比特幣因其發行總量限制導致很難作為交易媒介。比特幣設計之初總量被嚴格限制在2100萬個,目前已被開發出的比特幣約為1200萬個,按照當前價格比特幣市值約為130億美金,也就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的上市公司市值,如果作為交易貨幣的話必定會導致通縮,黃金當年退出交易貨幣就是因為其開採量無法與巨大的使用需求匹配。同時,比特幣又不具備貨幣內生性,無法像普通貨幣一樣由商業銀行再「創造」,因此單憑130億美金市值別說無法充當全球交易媒介,連一國交易媒介都無法支持。另外,由於比特幣本身的價格變動劇烈的特點導致其無法充當交易媒介。
第三,比特幣缺乏貯藏功能。目前全球還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接受比特幣存款業務,與此相對應比特幣也無法像傳統貨幣一樣存入銀行生息。這意味著比特幣的用途要麼是買入待其升值,要麼是以其作為交易媒介,很顯然當前多數人是將其作為投資品買入,而作為投資品而言,比特幣又缺乏本身的價值。
第四,比特幣安全難以保障。從比特幣誕生之日起安全問題就無法迴避,2011年6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被黑,6萬個用戶數據被泄漏,進而黑客生成了大量0.01美元訂單自己買入,而當時市價為17.51美元。此後多家比特幣交易平臺被黑,部分甚至關閉。2012年3月,比特幣伺服器超級管理密碼泄漏,價值22.9萬美元的4.6萬個比特幣失竊,近期國內還有部分比特幣交易平臺一夜之間人間蒸發。目前由於金融機構缺乏對比特幣的監管,因此發生比特幣失竊的案件很難在法律上進行有效追償。
第五,相似電子貨幣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比特幣的成功帶動了相似電子貨幣的市場,如萊特幣、PP-Coin、IFC(無限幣)等都是近兩年誕生的產物,相信在比特幣暴漲之後會有更多的電子貨幣出現。多種電子貨幣的出現必然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比特幣的信用未來也會隨之下降。
綜上,比特幣由於以上五個方面原因目前還不能作為替代傳統貨幣的交易媒介,其價格的暴漲是因其投資屬性所致。投資品的價格的短期暴漲多由人們的心理預期決定,或者可以說是動物精神決定,只要新進入市場的投資者相信他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那麼他就會奮不顧身的投入該市場,一旦新進場的投資者減少,比特幣的價格會出現雪崩式的暴跌,歷史上此類案例並不鮮見。另一方面,比特幣因其市值小的特點也比較容易被大戶操作,暴漲暴跌的行情很容易將散戶套牢,大戶獲利。因此,在缺乏有效監管情況下,比特幣無論是交易媒介還是投資品當前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進入,不過比特幣的興起為我們重新思考貨幣的意義與發展開了另一道門,值得進一步研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