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2月01日訊】毛時代,缺乏美育。國民缺乏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覺。崇尚「越窮越革命」,內心充滿仇恨,缺乏同情心和對生活的熱愛。
基本上可以肯定,絕大多數毛左除了喜歡和能欣賞「紅色歌曲」之外,不會喜歡也無法欣賞輕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等,也不會喜歡朦朧詩和古典詩詞,油畫和山水畫。在毛時代,這些都被指責為是「小資產階級的生活情趣」。毛本人就缺乏審美情趣,除了會寫詩詞外,就對其它的藝術都不怎麼喜歡。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內容,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和教養。毛時代,無論是學校和社會都缺乏美育,這就為毛左的產生提供了條件,所以,現在還有這麼多毛左,並不奇怪。改革開放後,學校的美育仍然沒有多大改善,但整個社會的信息開放和交流有了較大改善。人們的天性是愛美的,這就為國民追求美和提高審美能力提供了條件,當然這還得取決於個人的主觀努力。但從統計上而言,顯然,改革開放後,國民整體上的審美能力要高於文革前。
所以,即便使從減少「毛左」和軟化「毛左」的目的出發,加強學校和社會的美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