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嗎?

 2013-11-14 0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看中國2013年11月14日訊】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中國還不是市場經濟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是土地全盤國有的;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佔有全社會資產的60%以上;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有「國中之國」的國企壟斷寡頭王國;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社會有三重賦斂(收稅之外有收費,收費之外有專賣);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土地+住宅、汽油+道路、學校+醫院等都是政府專賣的;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把創匯者的外匯佔為己有,另外複印了一套本幣發向國內;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信用可以無限透支;「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維持超過GDP2、3倍之高的債務水平」(劉煜輝語);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製造通脹向全民加稅,雙發貨幣要全民還債;「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構造像中國那樣畸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有著更嚴重的過度信貸」(查諾斯語);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房地產一業獨大,一柱擎天;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投資率高達50%以上;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消費率低至不足40%。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對外力爭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對內卻堅稱制度自信,堅持公有制不動搖。因而,爭取了近20年,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是全世界所有市場經濟國家都跟中國過不去嗎?不是,是中國尚不具備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亞當·斯密早就界定了市場經濟必備的兩個基本要件:1,所有商品都必須是私人物品;2,一定要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由此可見,私有產權與自由競爭,才是構成市場經濟的基本要件;缺了這兩個基本要件的經濟形態,要麼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要麼是行政管制的集權經濟。那麼,中國當下這種官場經濟(低劣於國家資本主義的權貴資本主義)是怎麼來的呢?是政府、事業單位與國企三位一體的政治體制從未發生根本改變而來的。 

中國35年來的改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是在原有體制上到處補漏打補丁的。修修補補的裝修裱糊工程,正像為抗震防災而加固改造舊樓一樣,雖然有拆有改,但主框架、基本結構還是原來的。目前的經濟制度,沿襲了權力配置資源;目前的政治體制,沿襲了權大法小,官貴民賤;目前的分配制度,沿襲了勞動者供養食利者。

中國根本沒有一個獨立於政治體制的經濟體制,因此,所謂經濟體制的改革,只能半途而廢。市場不敵官場、權利不敵權力。原來那個政經一體的體制基本未變,因此,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從未分離,市場仍未取代權力成為配置資源的主角,也因此,市場資源與財富仍舊圍繞著權力軸心運轉,傍官傍權仍舊是從商者的首要任務,不是嗎?

政府、事業單位與國企三位一體,仍舊壟斷著幾乎所有的民生必需品。壟斷專賣,不但導致高價,導致短缺,還導致我國出現悖反市場經濟常態的怪異景象:銷量最多的商品反倒售價最高,完全顛覆了銷量越多價格越低的市場法則。你知道商家讓利主要是為了「走量」,薄利多銷總是制勝的法寶,這個法寶卻在中國失靈了:無論是糧油肉菜果,還是水電油氣煤,還是電話電視網路,也不論是自產的還是進口的,越是大宗消費品越是不降價的,對不對?

跟國外完全不同,國內的住宅樓是高密度、高互擾性的蜂窩式結構,按理說建築安裝成本應該低多了吧?國內的學校、醫院到處人滿為患,相對師/生比例,醫/患比例而言,成本也應該更低吧?然而,所有這些全世界「走量」第一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卻只漲不跌,差不多也是高踞世界第一的。對於這類悖反普世法則的怪相,中國人已經習焉不察、習以為常了。試問,是不是由於我們見怪不怪,其怪不敗呢?

資源與財富的權力配置方式沒有變,舊的集權政治體制的經濟基礎沒有變。最明顯的沒有變,就是政府對於土地的全盤壟斷沒有變,對於公產的全盤壟斷沒有變。國內的「強政府,半市場,弱社會」生態,是個「三個世界、兩種制度」格局:國企是第一世界,外企是第二世界,民企是第三世界。兩種制度則是價格雙軌制(競爭價格與壟斷價格),兩種企業制度(弱權企業與特權企業),兩種交易制度(自由交易與強迫交易)。說到底,在一個半吊子市場上,政府依賴集權與特權,仍舊穩居最大的唯一的地主,也是唯一最大的的資本家的地位,因而,社會依舊沿襲著「官治、官有、官享」的體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