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李嘉誠棄港投歐只是一個開始

 2013-09-05 12: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9月05日訊】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最近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便相繼宣告或將拋售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和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停車場,涉及金額約為410億港元。」

被譽為「超人」的李嘉誠,一邊在出售內地、香港資產的同時,另外一邊卻在大舉在歐洲收購資產,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四宗海外並購共耗資248.7億港幣。英國媒體更是稱,李嘉誠要並購「整個英國」。

2007年的金融危機使李嘉誠的財富縮水了1000億,1996年,大盜張子強曾綁架了李嘉誠長子李澤鉅,並持槍闖入李嘉誠住所,取得十億元贖金後逃去。

這些事件並沒有影響李嘉誠對香港的信心,甚至在一年前的2012年,李嘉誠還做出這樣的表白:「我1940年到香港,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麼堅定。」然而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裏,李嘉誠卻出現了差不多180度的轉彎。

2013年5月,李嘉誠旗下公司參股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發生了近千名工人因不滿工資低而停工40餘天,最後以加薪9.8%才得以平息事端。這些事件讓李嘉誠感到心寒,自由市場榜樣的香港變得越來越保守。

香港搞起奶粉限購是一種雙輸的局面,更是和自由市場格格不入,也把香港自由經濟形象毀掉了。限購令導致奶粉銷量急跌,出現了有貨無人買,嚴重損害香港商人的利益。現在,香港還效仿大陸的住房限購令政策。

據世界銀行《2013年營商環境報告》:「香港連續7年落後於新加坡,有25%受訪者認為,主要因為創業及營業成本遠超新加坡。」一旦反市場的力量開始上升,那麼最會創造力、對市場環境要求最高的人,將會離開香港。李嘉誠棄港投歐,正好說明瞭香港的反市場開始上升。

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員李兆富說道:「第一,香港是自由港。任何國家的人都可以在香港做生意,哪怕他是一個跟大英帝國正在敵對國家的人也可以在香港做生意,香港只是英國的殖民定,不代表其他人不可以在這裡做生意。

第二,香港沒有關稅。所有貨物的進出口都不會打碎。為什麼有這兩個設置?這兩個設置很有策略性:一是不希望香港把某些國家排擠出去,這是英國在其他殖民地的歷史教訓,如果一個貿易港只是大英帝國容許的國家做生意,其它國家會要競爭把這個地方打下來;

二是免關稅,這有一個很重要的考慮——當時香港有很多海盜,如果有關稅,那些海盜會用其它方法處理貨物,不會在這個地方進出口。這不是很高深的學問,但這兩個概念150年來都是香港很重要的原則。現在有奶粉限帶令,差不多把以前的原則放棄。」

如今,香港已經背叛了堅持了150年的原則。這些年以來,香港不斷放棄自由市場理念。1997年6月30日香港政府通過最後一條法令——《保護海港條例》,從此香港就沒有再造新土地。在環保主義者看來,這樣做很合理,但是對經濟影響是非常大。

以前,香港很多土地都是通過填海而創造出來,這對經濟是有好處。但有時候環保主義者害人不淺,簡直是一種奢侈生活。有一些富人花幾千元買了一個所謂節省燈,節省了幾度電,這不是奢侈生活是什麼?

李嘉誠只是一個商人,看到香港營商環境的惡化,這是他棄港投歐的原因。長江基建集團董事總經理甘慶林表示說:「英國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財務及受規管業務制度,集團視英國為最理想的投資地點之一。」

李嘉誠棄港投歐,這是香港人值得反思。香港搞限購令、搞標準工時等,這都是給香港自由市場形象的抹黑。或許,李嘉誠的逃離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福布斯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