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管物價千萬別「吃錯藥」

 2013-07-14 12:2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3年07月14日訊】CPI同比上漲2.7%,但環比零增長,這或多或少給人一點安慰。因為,它可能預示貨幣不會至少不應當進一步收緊。但問題是,中國在內需極度疲弱的情況下,為什麼CPI會有2.7%——並不算太低的漲幅?

今年CPI控制目標是3.5%,按照央行的解釋,這個控制線已經考慮到了輸入性因素對物價的影響,那為什麼今年二季度央行還要如此大力度地收緊貨幣?關鍵還有,GDP下行壓力不斷加大,CPI遠低於控制線的時候,央行居然採用「順週期」調控,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從CPI的結構數據看,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原因依然是食品價格。它同比上漲4.9%,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59個百分點。除去食品價格的影響因素,CPI漲幅只有1.11%。

從水、電、燃料價格上漲2.6%的情況看,是不是可以確認能源價格上漲對CPI的貢獻是正值?如果是,那除去食品和能源因素影響之後的核心CPI將在1.1%左右,這個數據離通縮只有一步之遙。

為什麼要計算核心CPI?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看來,食品和能源的需求十分穩定,人們不會因為加息或減息少吃或多吃一個饅頭,或大幅度調整生活水平。

同時,如果食品和能源價格也受天災人禍的影響,這就意味著,這兩個大項商品價格對貨幣政策的敏感度非常低,因此,它們不會讓食品和能源在CPI計算中佔有很大的權重,而要調整貨幣政策,必須看核心CPI,看工業消費品價格的變化情況。

對中國而言,情況迥異。首先,中國領導認為,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貧瘠,所以中國吃的問題十分重要,老百姓對食品價格的敏感度十分強烈,所以統計CPI就必須將食品列為最大權重(30%)。

看看中國CPI的歷史情況就會發現,無論何時對CPI影響最大的都是食品價格,而這些年,食品價格就沒有改變過上漲趨勢。

所以,中國貨幣政策永遠被一對矛盾左右。一方面,食品價格大漲拉高CPI;另一方面,央行依據CPI上漲緊縮貨幣。

這就是說,央行要通過緊縮貨幣壓低食品價格,做得到嗎?央行一定認為自己做到了,所以特「牛」,因為它們做了全世界中央銀行和貨幣學教科書都認為做不到的事情。

很遺憾,筆者不這樣看。通過中國CPI走勢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走勢之間的比較,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兩者的正相關關係。

如果我們可以確認這些年食品價格的漲幅對CPI的貢獻很大,那是否可以說明,食品價格與CRB之間也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係?

來看中國食品價格和CRB的走勢關係,同樣呈現了明顯的正相關關係。這說明,中國食品價格的上漲是成本因素推動,而不是中國食品需求大幅增長的結果。為什麼要說這些?

第一,中國CPI不由自主的因素很多,央行控制價格的效率實際很低,往往是CPI跟隨CRB上漲一段,央行不斷緊縮,然後過一段CRB下跌,物價也自然回落,央行把它說成自己調控的結果。

第二,中國應當大幅降低CPI當中的食品價格權重,不要因食品價格影響過大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決策。

食品價格對中國老百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必須毫不手軟地對之加以控制。但管歸管,用什麼工具去管這才是核心問題。食品價格上漲用貨幣工具去管,那一定是「吃錯藥」了。所以,絕不能認為,讓食品在CPI中佔有巨大比重就可以管好食品價格,這是兩回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WCHINESE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