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OM的遊樂園)
「如果存到錢,我就到國外去留學……。」在餐飲店打工的27歲女孩這麼跟我說。我反問她:「你還要再存多少留學基金,才會足夠?」她說:「啊?每個月還要生活費,所以滿吃力的,預估大概要3年以後才能成行吧!」
珍惜當下的實現
聽到這番話,我有種悲傷的心情,替她覺得惋惜,因為3年後30歲去留學,和現在27歲就「想去」留學,兩者圓夢的能量完全不同。
即使有人50歲後變成生活富足的有錢人,也絕對回不到「最想留學的時期」。就像這樣,很多人即使有「想做的事」,經過數年之後,滄海桑田人事變遷,結果到人生終點都沒有兌現。如果「想做的事情」很明確,對於現在就想做的人來說,即使是借錢,也要優先讓「現在」的時機實現。
時下有些人到國外去留學,會在當地打工,在唸書的同時一邊累積社會經驗,一邊有收入可以還錢,以此方法實現夢想。聽到我這麼說,似乎有些人會抱怨哪有膽子借錢去留學,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失去「那個時候」、「那個時機」會更加恐怖。
從LIKE到LOVE的成功法則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會是多美好的事!活到現在,大家應該至少有過一次這樣的想法,但是想要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有活力,很遺憾的只有LIKE(喜歡)是不夠的。「喜歡」是偏好的意思。喜歡美食、喜歡追星、喜歡音樂、喜歡數學比國語多,這頂多是「偏好」程度。
想要有充實的人生,以工作來說就是動力,一定要提升到職業水準,將「LIKE=喜歡」升華到「LOVE=熱愛」。
那什麼叫做熱愛工作?如果不是遭到嚴酷的打擊,依舊喜歡工作,還拚命努力的話,那就稱不上是LOVE,就像父母親為了孩子拚命一樣,要有全力以赴的狀態,才是真的愛工作。
提高同步率為首要之務
大家的目標應該是找到人生中真正想做的事,每天充實到忘了時間,在「最後的一天」來臨之際,能夠覺得人生很圓滿。
就像要登上山頂不只有一種路徑,大家通往目標的道路也絕對不會只有一條。如果你認為現在的工作的延伸,有理想的未來正等著你的話,那就需要先思考如何從目前的工作中實現「想做的事」。總而言之,「想做的事」的目標不一定要放在創業開店。在公司上班的人,也可以將工作與自己想做的事結合,完全沒有問題。
把工作當成自己事業
那麼,在公司工作的同時,要怎麼同時充實自我的人生?
問題的答案就是:「提高同步率。」這是最佳方法。究竟什麼是提高同步率呢?
簡而言之,找到工作與夢想(想做的事)的共通點,盡量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然後增加重疊的部分,也就是使之同步(重疊)。
「現在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如果是業務或是行政職的員工,可以和自己約定將來會成為公司的經營者。
受到內部的注意
換個想法,就能很輕鬆的提高同步率;以經營者的角度來做事,可以將只做交付工作的心態,轉換成以工作為主體的立場。這麼一來,就會從單純被僱用、上班、工作的觀點跳脫開來,對工作的看法與努力的方式確實會跟以往不同。
組織中最後會成為社長的人,的確是在還沒成為社長之前,就有此宏圖大志的人。以社長的角度來工作,會讓從一般的職員就有自動自發態度,上司也會感受到你和他人的表現不同,在公司內勢必更加受到注目。將來真正能成為社長的人,也是從這樣的人選中脫穎而出。
連結與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是美容師、餐飲店、花店、蛋糕店等等「店舖」工作,那就設定3個月後這家店會變成自己的。是不是會覺得早上上班的心境和對工作的作法完全截然不同?
這樣水準就從單純的「做喜歡的工作」,提升到找到「該做的事」。每天工作時思考為了最愛的動物們的未來能做什麼,工作就會顯得很有價值。
現在不管你是什麼職業,將每天的工作與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做連結,找出重疊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說是找到共通點。如果經過多方思考,還是找不到同步的部分,那就推薦大家使用先前提到的「以經營者的角度來思考」的方法。拋卻個人,以較大的格局來看事情,說不定會更容易找到。
作者小檔案
中村將人,1971年生於日本靜岡縣,大學畢業後進入新興企業,個人年業績高達1億日圓,26歲年薪便突破1000萬,並在30歲辭職創業,卻遭逢不景氣,40名員工全數離職,負債高達4億日圓,學到人會因為「錢」而喪命。有此經驗,他便著眼金錢的使用方式,開始為創業者「圓夢」調度資金,著有《改變現況,或是改變自己》等書。
(原標題:職場求生術──改變去完成想做的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