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辦喜事,總愛在門窗上貼個大紅「囍」字,渲染喜慶氣氛。這一傳統民間習俗,傳說是與宋代的王安石有關。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北宋撫州臨川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從小才華出眾,23歲那年進城趕考,在馬家鎮稍歇,飯後上街,偶見馬員外家挂的走馬燈上閃出「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的對子,顯然在等人對下聯。王安石見了不由得拍手連稱:「好對!好對!」站在一旁的管家馬上進去稟告員外,待出來時,已不見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場一揮而就,交了頭卷。主考官見他聰明,便傳來面試,指著廳前的飛虎旗曰:「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想起馬員外家的上聯,於是信口對上:「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他對得又快又好,主考官讚嘆不已。
王安石考畢回到馬家鎮,想起走馬燈對他的幫助,便信步走到馬員外家。員外請他對對子,王安石信手寫道:「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員外見對得又巧又工整,馬上把女兒許給他,並擇吉日在馬府完婚。原來,走馬燈上的對子,是馬小姐為擇婿而出的。
結婚那天,正當新娘新郎拜天地時,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馬員外大喜,即命重開酒宴。王安石則喜上加喜,帶著三分醉意,在紅紙上揮筆寫了一個大「喜」字。寫畢猶未盡興,便一氣呵成又寫了一個「喜」字,兩個「喜」字緊緊相聯,合成一個碩大的「囍」字,命人貼在門上,並高聲吟道:「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羅。」從此,貼「囍」字的風俗便逐漸形成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