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網路釋義:我們常說的「別墅」涵蓋了兩種物業類型:一種是HOUSE(房子,住宅);一種是Villa(莊園、城堡)。這其中,villa特指那類獨門獨院,並擁有私家花園的獨立式住宅。一般地:由於villa(別墅)型的住宅私密性強,且佔地面積較廣,所以,這類「別墅」型的住宅在很多國家被定位為:價格昂貴的「高端住宅」。不過,這一現象卻在紐西蘭被打破了,因為,在紐西蘭,你會發現: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大都住在這種帶有私家花園的villa(別墅)裡。
上圖展示的是:我的家,就座落在這條小街的盡頭。每天,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在這條小街上慢跑。。瞧,這條小街兩側的住宅全都是villa(別墅)。但是,你可別認為住在這裡的居民都是富豪啥的,實則呢,這裡的居民大都是工薪階層(中產階級)。
在紐西蘭,住宅區域大體劃分為三種類型,富人區,中產區和貧民區。在這裡,「中產區」是最常見的一種住宅區。之所以這樣的局面,因為在紐西蘭,中產階級是個龐大的群體。也就是說,在這裡,你只要不懶惰,勤奮工作,大都會成為有房有車的中產階級。下圖展示的是:中產區比較常見的別墅,一般地,在惠靈頓,這種類型的別墅價格在40萬新幣至50萬新幣之間。(註:紐西蘭的年平均工資大致在4萬新幣。在紐西蘭購房一般是二八貸款,房貸利率在4.9--5.9之間浮動。)
在紐西蘭,「富人區」大多集中在海邊或者湖邊。有趣的是:紐西蘭的富人大多源自「農民」(農場主或者果園主等)。一個現象是:紐西蘭的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他們辛勤工作和勞動的所得(是他們的應得);再或者是:一個家族奮鬥了半個世紀的「累積」。。基於此,在這裡,人們仇富或者妒富的現象甚少。(註:下面的圖片展示的是:惠靈頓某些豪宅的景象。)
在紐西蘭,貧民階層大都源自:當地的原住民,毛利人,附近的島國移民(例如斐濟國),或者從其他國家過來的新移民,和一些難民等(註:紐西蘭是聯合國難民安置國之一)。平日裡,這部分人大都靠著政府的救濟金過活,所以,基於經濟上的拮据,他們要麼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裡,要麼住在租金或者售價都較便宜的住宅區,即,所謂的「貧民區」。再一個現象是,在紐西蘭,許多「新移民和難民們」經過一番打拚後,會搬離「貧民區」。額外說明的是:華人移民由於勤勞,大都會在紐西蘭實現自己的「別墅」夢。 大笑 所以,最終,留在紐西蘭貧民區裡的居民大都是:毛利人和附近島國過來的居民。
在紐西蘭,如果你的年收入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最低線,或者你壓根就沒有收入(例如,殘障人士),那麼你可以向「紐西蘭社會福利部」申請「福利救濟金」過活。這些救濟金涵蓋了:住房補貼,食物補貼,等。另外,你也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公屋」居住,一般地,公屋的建築格局也是villa(別墅)。公屋是由政府出資而建,然後,以低於市場租價近三分之二的價格租給那些低收入者,或者無收入的人士居住。額外的說明是:建造和維修公屋的資金來自稅款,而這其中,紐西蘭的富人們不菲的「貢獻」,佔據了主要成分。現金
(註:以上截圖來自「惠靈頓市政府官方網站」,上面詳細規定了:申請「公屋」時,申請人的條件及申請辦法。另外,申請人可以通過網路申請,也可以直接到市政府的「公屋申請辦公室「辦理。)
這些圖片展示的是:是惠靈頓貧民住宅區的景象。相比較而言,這裡的房子面積小點,房型簡單點,房子舊點,,但是,依然是「別墅」,不是嗎?
在紐西蘭,唯有在少數的幾個大城市裡才會有Apartment(公寓樓住宅)。由於紐西蘭人大都希望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所以,一般地,他們不熱衷購買公寓樓居住。
上圖所展示的是:惠靈頓CBD內的Apartment。一般地,這類住宅的居民大都是:工作在城區的「白領人士」,或者到此一遊的「過客們」。
由於在這裡,富人和窮人都可覓到自己的一片「廣廈」居住,所以,在這裡,處處是一派「和諧」的景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