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是對各國能源供應和資源利用進行觀察的國際中心機構。每年該組織都會發布一份題為「世界能源展望」的報告。而日前該機構卻在倫敦專門就伊拉克的石油問題發布了一份專題報告。
從包括巴格達在內的伊拉克全境所有薩達姆塑像被推倒至今,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了。然而,該國戰後的經濟重建和民主化變革進展遲緩,與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形成罕見的鮮明對比。
「資源是有的。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但問題是:伊拉克需要多少時間來開發這些資源?」--國際能源署總幹事範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 指出了關鍵所在。擁有28個成員國家的國際能源署作了一個估算,怎樣才能提高伊拉克目前日產300萬桶原油的產量:到2020年之前,產量翻一番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而到2035年,日產量甚至有可能提升到800萬桶。
安全仍是大問題
發展重建路漫漫
如果能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伊拉克屆時將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供應國。然而,範德胡芬指出,要實現這樣的發展遠景,伊拉克還需要克服重重障礙:
「我認為伊拉克的政治局勢得到穩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很多內部問題仍然亟待解決。這是伊拉克面臨的最重要任務。」
這其中不僅僅包括該國的安全局勢,因為時常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仍然讓外國投資者和專業技術人員望而卻步,不敢進入伊拉克從事經濟活動。範德胡芬還提到了伊拉克引起媒體關注的一些做法:比如,儘管在國際社會對敘利亞實施制裁的背景下,伊拉克仍然堅持給該國供應石油;而在巴格達通過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變得越來越富有的同時,其地區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國際能源署認為,未來伊拉克將成為中東地區重要的一股力量。不過,該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Fatih Birol)也對外部干預過大提出警告:
「我認為伊拉克的石油業務應該由伊拉克人自己來管理,而且他們有這個能力。」
比羅爾認為,外國在伊拉克的參與的確很多。但是伊拉克必須保留自主經營其石油業務的權利,在這一點上伊拉克人取得了越來越多的成功:
「在過去的兩年裡,伊拉克石油的日產量已經提高了80萬桶。這還只是個開頭。」
通過石油收入恢復整體經濟元氣
伊拉克的供電基礎設施仍亟待改進
這的確是個令人讚嘆的發展。不過,沒有外國提供的專業技術知識,伊拉克是難以取得這些成績的。伊拉克局勢盡快穩定下來,不僅符合本國民眾和地區鄰國的利益,其實也有益於那些希望在伊拉克能有所作為的商界人士。何況這個國家目前也急需穩定可靠的額外財政收入。國際能源署總幹事範德胡芬指出: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伊拉克的石油不僅能使世界獲利,而且就像比羅爾先生之前說過的那樣,也要給本國帶來好處,幫助他們發展多樣化的經濟,讓人們看到,伊拉克的經濟真的恢復了。」
石油出口的收入對於穩固該國的經濟基礎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伊拉克必須要建設一個可靠的供電系統,這都需要錢: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5年,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氣銷售帶來的收入將達到每年3000億美元。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