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離職教授舉報北大某些官員姦淫女服務員,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群情激奮拭目以待,北大校方也義憤填膺,表明必將嚴查,以正視聽。在我看來,此案或許大可不必嚴查,甚至壓根查都不用查。因為查與不查,對北大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儘管某些北大人習慣了沾沾自喜,但在很多人看來,這座像牙塔中的象牙塔,已經不像象牙塔,反倒更像一個化糞池。既然已是化糞池,那麼姦淫與未姦淫,都不再是問題,反正已經臭不可聞。
不是我說話粗,這事其實很簡單。一旦認真起來,最終查出的必然是兩種:一種是確實如舉報者所言,某些北大官員確實做了出格的事兒。出了這種事,而且不是一個兩個人,據說還可能牽扯到多人。堂堂北大,出了這種事兒,能香到哪裡去?儘管我可以敏銳地覺察到,調查結果可能「百分之九十九」不是這樣的。而另一種呢,則是鄒恆甫教授純屬誹謗與抹黑。儘管這種結果可能會在輿論上為北大某些官員個人保住清白,但卻決不能為北大保住貞節。為什麼這樣說,道理很簡單,鄒教授原來曾經也是北大的一員,而且曾經身居院長的要職。當年離職就是和北大發生了齷齪,雙方鬧到雞飛狗跳牆。但我沒料到的是,時隔幾年,(假設舉報純屬誣陷造謠的前提下),這種橫生事端,甚至不惜抹黑他人人格的人身攻擊,發生在曾經的北大名師身上,對於北大,這恐怕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儘管北大現在有位長袖善舞,很會伺弄媒體的校長。
我想說的是,人和人之間不可能不發生齷齪,只要大家有接觸有聯繫。發生齷齪不可怕,但問題的關鍵是齷齪怎麼解決。關於這一點,以前西洋人喜歡搞決鬥,大家公平公正,不要任何人插手,贏的贏得光彩,輸的輸得服氣。寧願不要命,也不肯下三濫。北大之所以為北大,就在於當年的北大有牛人。我不用名人用牛人來表達。關鍵在於,牛人未必出名,出名未必就一定牛。建校初期的北大牛人不多,但至少比現在多很多。當年的牛人們發生齷齪不少,但牛人們不搞武鬥,不學洋人,但是也不亂來,不背後放冷槍。大家有事說事有理說理,即便罵,也是在公開的報紙雜誌上光明正大的罵,有理有據地罵。關於這一點,有人認為這是個性,我不完全贊同。北大現任校長據說也有個性(其實我感覺更像是他自己說的),所以在我看來總有點東施效顰的味道。但即便東施效顰,我也十分地理解和支持。無論如何,人與人之間的齷齪,必須要到用刻意抹黑誹謗來解決,或者說,北大某些名人們確實幹了那些不光彩的勾當,不論哪一方面,都讓人覺得不齒。
所以,如果所謂姦淫事件是事實,北大不光彩;即便不是事實,北大也照樣不光彩。北大的精神祇剩爾虞我詐互相抹黑攻擊,或者說北大的名師們都人前是人人後是鬼,那北大真的正如我前文所述,與化糞池又有何異?據此看來,倒不如不查也罷,省得問題沒解決,還平添了假道學或者不誠實的質疑,又何苦來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