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岳超綜合報導】金融危機帶給歐洲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多個國家的政要直接下課,各國民眾因大幅削減福利和納稅不均而怨聲載道,希臘至今還在為留在歐元區而煎熬。許多中國官方媒體在分析了歐債危機幾乎得出了一個同樣的結論: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危險的,最終還是需要國家政府干預才能度過危機。
而事實上,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截然不同。
歐洲各國政府(尤其是西歐國家)是由國民直接選舉產生,政府運用高福利的經濟模式,政府把每年GDP的60%甚至更高,用於醫療,教育,衛生,養老,住房補貼等方面,以福利的方式回報國民,不同政黨的輪替,採用的競爭方式是比較誰能用更好的政策是更多的人受益。換句話說,政府為了拉老百姓的選票,以國家的經濟收入作為擔保發放國債,以保持對國民的高額福利。
但這種經濟模式,一旦遭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或經濟危機時(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政府收入會下滑;一旦政府欠下的債務超過國家的償還能力,就會爆發經濟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只能削減福利以降低和償還債務,但這又會招致老百姓的不滿和對抗,迫使政府在還債和延續福利中做出平衡。這就是歐債危機產生的過程和原因,目前冰島,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遭遇的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就是這種情形。
中國的經濟模式和目前面臨的危機,則完全不同。中國沒有類似歐盟國家的高福利經濟模式,政府對民眾的福利投入一直偏低。據搜狐財經網4月2日報導,2011年中國財政收入為10萬億元,其中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和保障性住房四項佔比為30.6%,而2011年美國這四項支出的佔比是52%,日本是63%,臺灣是53%,歐洲則更高。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11年中國用於維穩費用的預算為6244億人民幣,佔整個收入的6.2%;已經超出了中國2011年公開的軍費預算601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加了21.5%。
另外根據世行報告的資料,今年1到4月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出口同比下降4%,而中國政府可以採用的投資手段也所剩無幾,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中國政府通過加印貨幣投資高鐵,公路,大型基建(俗稱「鐵公基」)來刺激經濟增長所引發的負面效應,至今仍未消除,如2008年中國銀行加印4萬億貨幣放貸政府企業,導致中國國內通脹持續,CPI長期高居不下,結果就是民眾在國內儲蓄收入無形之中被貶值和稀釋,政府通過維持通脹將銀行債務轉移到民眾頭上,這樣導致民眾生活成本不斷增加,消費能力進一步下降,反過來也抑制了經濟增長,形成惡性循環。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模式和歐洲等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經濟面臨的危機和歐債危機雖同屬經濟危機,但實質上也是大相逕庭。
從更深層次來看,歐洲危機和中國經濟危機之所以不同,是源於歐洲國家和中國目前的政體不同。經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延伸。對歐洲國家來說,政府是民眾直選的,因此是保護百姓和宣導人性的,國家GDP增長是民眾的功勞,政府只是履行了管理的職責,並非GDP的創作者,因此GDP增長的絕大部分都將還利於民,這是理所當然的。
而中國政府採用的是集權統治方式,並非民眾直選產生,國家的GDP增長和國家收入並不直接屬於中國民眾,而是掌握在少數集權階層手中。集權階層拿走了中國GDP增長和國家收入的大部分,而中國民眾尤其是廣大低收入人群(如8億農民)基本沒有GDP高速增長從中獲利。
中國的經濟模式,實質上是通過壓低本國勞動力的收入來降低成本,進而以低價進入全球市場的過程,也就是犧牲國民的利益去換取全球市場和賺取外匯。這個過程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裏為中國政府創造了大量財富,GDP也一直保持高增長,但犧牲和透支的,卻是中國民眾對整個政府的信任和心理容忍底線。隨著物價上漲,人民幣增值帶來的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加上民眾對政府抱怨之心越來越大(從維穩預算每年20%遞增看出),這種中國經濟模式也越來越難以為繼。
綜上所述,如果把國民收入比喻成蛋糕的話,歐洲危機所面臨的,是政府如何為民眾切蛋糕的問題---不管政府怎麼切,蛋糕都屬於民眾;而中國經濟危機所面臨的,則是控制中國政府的集權階層不願把大部分蛋糕拿出來分給民眾,從而招致民眾日益不滿的危機。中國的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從本質上看完全不可比較。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