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末10月初,日本各地大學陸續開學。對訪日的外國遊客而言,逛逛大學的「學園祭」,是個不錯的選擇。「學園祭」與每年日本各地的「祭」即地方節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是一種「酒神精神」與「日神精神」的結合。「學園祭」可以說是學生節,對大學生來說,這是自己的盛大節日。
「學園祭」的歷史可回溯到二戰前,但是真正發展、固定還是在戰後。每個大學的「學園祭」日期不同,總體看,大多都在秋天,因為這是一年中日本天氣最晴朗的季節。
一般來說,「學園祭」由大學認定的學生「實行委員會」籌辦,大學協辦,出錢出物,大學教授組成的「學生委員會」對學生提供諮詢。從大學支出來看,一般大學至少要負擔幾百萬或數千萬日元的費用,此外大學還要提供物資支援。但是,上述情況也有例外,例如日本法政大學的學生就不接受校方財政支援。
此外,也有校方自己主持「學園祭」的情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學生運動期間,一些大學爆發嚴重學潮,學生間出現幾個「學園祭」主辦組織。為避免混亂,有的校方接管了主辦權。
「學園祭」大體的常規節目包括自主研究發表、講演會、討論會、演唱會、演奏會、戲劇表演、模擬飲食、服務店舖等,還有的大學組織選美活動。這一期間,校園對社會開放,不論大學校友還是學生家長、或者校園周圍的居民,都藉此機會一睹大學風采。
日本社會都不會小看這樣的「學園祭」,很多大牌政治家都趁該時機到大學講演,挖掘、培養自己或隸屬政黨的支持者和幹部。很多學園祭的節目,是學生自己創作的,水平很高。不少「學園祭」規模很大,例如「早稻田祭」,據說每年參加者都在15萬人以上。
現在,日本各主要大學都有「中國留學生學友會」。以往每逢學園祭,他們的拿手好菜是包餃子。十多年前,東京大學的學園祭上,中國留學生兩天可以賣掉幾十萬日元的餃子。不過最近,各大學衛生標準日益提高,很多大學的中國學生放棄包餃子的現場表演,以凍餃子代替。
看日本「學園祭」,有幾點值得深思。第一,學生組織計畫周密。一次學園祭,要經過半年以上策劃,反覆召開會議確認,把計畫落實到人頭。第二,高度重視安全衛生。各攤位「上崗」人員一律接受衛生、安全教育,「學園祭」期間,「實行委員會」抽查或定期檢查「上崗」人員「上崗證」。第三,「祭」後立即清理、乾淨徹底,不留任何遺蹟。如此,校內無任何污染遺蹟遺留。
現在,中國的各地大學都有文化節,但與日本學園祭比起來,總讓人覺得不夠高揚。今後10年,中國高等教育將迎來大發展時代,如何建立一個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大學,確立一種自主的大學生文化,應是學生與各大學校方共同努力的目標。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值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