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去Driving Range練球,碰上一位從香港移民來加拿大多年的醫生同道。我們聊了聊施化的【發現正確和發現錯誤】一文。二人不約而同地聯繫到國人與老外在就醫行為上的不同。讓我驚訝是同道在聊天中對國人的強烈用詞。他一口氣列述了國人就醫時的諸多"不良行為"並加以"醜陋的中國人"的大棒槌打:
「自己給自己亂用藥;寧願聽信免費小報、網路與廣告的宣傳,而不願相信醫生的專業意見;時常要求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稍有不滿,動則就要上網灌水舉牌上街或到診所抗議;迷信新藥,貴藥,追求特效藥;追求一帖見效的短平快;一個普通的感冒傷風要連著看幾個醫生;易怒罵人:庸醫,蒙古大夫,狗屁不通,老軍醫,…"等等。
我忍不住地調侃了他一句:"你老兄大概是多年前被人舉牌抗議刺傷了,至今還依然不能釋懷。有點以偏概全了。"
的確,國人詢醫問藥的行為是有特徵,是於老外有所不同。在本人看來,同道列舉的一系列問題是華人病患者皆有的行為。國人有,香港人有,新移民有,老移民也有。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恐怕是在獲知化驗報告後,國人與老外的不同反應與思維邏輯。這種反差相當巨大,常常也會讓我迷惑與不解。
在醫言醫,我們天天做的事就是查找來訪者體內可能存有的器官及其功能的錯:病。醫學化驗與檢查,本質上就是一個發現正確與發現錯誤的過程。發現正確=化驗報告一切正常,你沒病。發現錯誤=化驗報告不正常,你有病。
如果所有報告是正常,在我們和病人解釋之後:
國人的回應常是:"你沒弄錯吧?再查查,再多查幾項。"好似他早已認定他是有某種疾病,對於一個正常的化驗報告他似乎總是在懷疑。
老外的回應則常是:"Oh, that is great, thank you very much.」 立馬起身要走,極少有人對一個正常的化驗結果會發出質疑的聲音。
如果化驗報告不正常,例如有什麼癌症可能之類的,那反應的差異就更大了:
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辦。相當多的人會要求立即將可疑病灶割掉:"先拿掉再說,還確認什麼? 拖時間幹啥?"
老外則又是不同。他們常常會對這類不正常的化驗結果表示懷疑,要求重複檢查。在沒有確認確診之前,幾乎沒人要求先拿掉再說。反而,即使在被確診之後,老外們常有要求Second opinion的。
看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族裔的人在發現正確與發現錯誤這個過程上還是有迥異的,至少在面對他們自己的化驗報告上看似如此。
這些恐怕與人的「醜陋」無關。反倒是與文化背景和社會心理學的因素有關,與個人思維方式習慣有關。更有可能與國人在美加生活中安全感的缺乏有關。也有可能與國人在故土的就醫經歷相關。這些行為所反映的很可能是對他人信任感的缺乏,從而衍生出的多疑及多慮的行為特徵。
有意思的是這些行為特徵大多表現在第一代移民的身上;而在我們土生土長於美加的下一代中則是非常罕見。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聽聽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