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佐力克(Robert Zoellick)1日表示,過去30年中國經濟驚人成長動力來源已開始逐漸失去活力,凸顯亟需改革。他表示,若中國要維持強勁成長,就不能僅仰賴出口及投資,須透過擴大國內需求重新取得平衡。
佐力克1日起對中國展開五天的訪問,這是他於2007年7月就任世銀總裁以來的第五度訪問中國。他在啟程之時於世銀官網刊登的這篇報導中表示:「中國突飛猛進的動力逐漸減退。」
他說:「到2030年前,若中國國民所得每人達1萬6000美元(這是合理的可能)─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相當於增加15個今日的南韓。」「但在一個以出口及投資為導向成長的模式中,將很難看到經濟擴張到那樣的程度。」
佐力克說,如果沒有根本改變,中國會使全世界及本身經濟問題惡化:更不平衡、食物及天然資源價格更高、更多環境損害、更難應付日益老化的人口及過度仰賴外國市場。
去年9月,中國與世銀舉辦合作30週年紀念活動。目前雙方正在圍繞中國在2030年前,所面臨的關鍵中期挑戰與抉擇進行合作研究。研究報告由中國財政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撰寫,預計年底前後完成。佐力克此行將出席國際研討會,與中國政府官員和各國專家一起討論報告的初步研究成果。並參訪中國東北地區的北大荒,瞭解昔日一片a荒蕪的北大荒如何變成商品糧食生產基地和戰略糧食儲備基地。
佐力克在行前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中國的增長是實用的,中國人勇於實踐,在發展道路上,「行得通則用,行不通則棄」。他表示,中國的經驗可以用於其他國家。但現在沒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則,一國總是要根據國情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他表示,世界銀行許多專家認為,中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努力對其他中等收入國家也很有借鑒意義。他說,世銀與中國探討的問題是中國的新增長模式,將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該如何做出改變,從而在國際經濟中承擔起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角色。這些問題涉及增長模式、貨幣政策、貿易、氣候變化等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世行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