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自主創新」政策扼殺中國創新

 2011-09-02 12: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中國2006年發起的主創新計畫給世界科技巨頭敲響的警鐘,超過了1978年開始經濟改革以來的其他任何政策措施。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最近一篇報告甚至把這一計畫稱為「一份以空前規模盜竊技術的藍圖」。

自主創新計畫的目標是讓中國加快速度上升到科技階梯的更高端。通過多種機制(比如外企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把尖端技術和研發實驗室轉移到中國),這個計畫本來應該是有助於中國企業消化、吸收外企開發的自有技術併進行再度創新的。

人們對自主創新計畫的幾乎所有評估,都把它界定為一個有輸有贏的設想──贏的是中國,輸的是外國跨國公司。但我們的分析說明,自主創新政策對中國自身也起到了反作用。它並沒有誘導科技巨頭以更快速度把尖端研發工作轉移到中國,而是產生了剛好相反的作用。

今天中國大約有1,000家外資所有的研發實驗室。但這些實驗室幾乎全都是首先注重將國外形成的創新成果進行本地化改造,而不是針對全球市場開發尖端科技和產品。

科技企業高管急於利用中國人才的質量和規模。但考慮到這些自主創新措施,他們不相信在中國從事尖端研發是安全的。

跟印度比較一下就很能說明問題。印度沒有類似於自主創新的規則。另外,政府也滿足於在允許企業設立研發設施的同時,沒有任何規定要求它們與本地合作夥伴等分享技術。

這些政策差異似乎對企業行為有著明顯的影響。想想,2006年到2010年從美國專利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獲得專利最多的10家美國科技巨頭分別是:IBM、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惠普(Hewlett-Packard)、美光(Micron)、通用電氣(GE)、思科(Cisco)、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博通(Broadcom)和霍尼韋爾(Honeywell)。

這些公司中有一半似乎並沒有在中國進行任何重要的研發工作。2006年至2010年,其中五家的中國子公司均未被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專利。相比之下,這1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在印度開發出來的創新技術或產品未獲得專利。

對這些公司來說,印度還證明有更加「肥沃的土壤」。這10家科技巨頭在印度的實驗室共獲得1,119項專利,比位於中國的實驗室同期獲得的886項專利要多。

在公司層面上,兩國的差距則更為驚人。在這10家公司中,有七家的印度實驗室比中國實驗室獲得了更多專利,在印度和中國的專利總數分別為978項和164項。只有微軟和英特爾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強勁表現才拉高了中國實驗室的專利總數,這兩家公司中國實驗室共獲得了722項專利,而在印度獲得了141項專利。

微軟和英特爾的例外很能說明問題。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微軟和英特爾都在全球個人電腦行業的技術平台上擁有近乎壟斷的地位。由於應用軟體要在這些平台上運行,微軟和英特爾不必太擔心競爭對手剽竊其技術。儘管潛在客戶的軟體盜版行為令人擔憂,卻基本上是一種短期挑戰。簡而言之,微軟和英特爾把中國變成其全球研發中心,恰恰是因為這兩家公司不必太擔心自主創新帶來的不利後果。

鑒於中國對印度看似有三個主要優勢,兩國研發方面的差距就更加驚人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印度的三倍以上,中國的市場比印度的大得多。此外,中國在研發上的投資比印度高三倍,中國的博士生也比印度多得多。

然而,中國政府卻成了絆腳石,因為政府從錯誤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他們本應該為這些公司創造一個培養世界一流創新者的友好環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試圖從外國公司取得技術。

當一家技術巨頭在北京或班加羅爾這樣的新地點設立研發實驗室時,有95%以上的研究人員是從當地聘用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研究人員離職,利用他們獲得的經驗知識成立新公司或加入其他公司(常常是當地公司)。這類人員「溢出」是推動矽谷這樣的創新之地發展的關鍵,甚至比分享具體的技術重要得多。

如果中國想成為全球技術領頭羊,它需要有敞開的大門、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並需要不偏向中國公司──這些政策恰恰與北京目前實施的一些自主創新措施背道而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