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豬肉價格八月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凸顯目前的高水平通脹。有專家分析,大部分中國民眾的生活面臨極大的壓力。
中國七月份CPI指數達到百分之六點五,是十六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中國人最常吃的豬肉漲價幅度尤其明顯。福建的《海峽導報》報導說,廈門市政府決定,向場投放市級儲備凍豬肉,每斤11-12元,每個廈門市民限購五公斤,而購買兩公斤以上者,需要出示廈門市的身份證。這次政府投放的凍肉,比市場批發價格低百分之十。普通冷凍瘦豬肉十二元一斤,比市場零售價平均低百分之十五。進入八月份,曾經小幅下降的豬肉價格,在全中國又再次上漲,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漲幅最大。
居住在廣東的網路作家劉先生表示,價格上漲已經讓許多人感到難以承受:
「在廣州,現在豬肉賣到17元到18元一斤。七月份官方只是說通脹指數隻有6.5%。 但老百姓普遍感覺遠遠不止,所以,現在很多老百姓感覺活不起的樣子。」
《廣州日報》8月13號發表題為「戒肉與祖國共渡時艱」的評論文章,批評通脹大幅上升,也批評中國民眾收入被增長和被平均的現狀。劉先生表示,通貨膨脹是一種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的過程,在中國,財富重新分配的天平大大向權貴傾斜:
「 通脹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錢多,東西少,人民幣太多了。更深層次的原因,實際上通脹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本質問題。實際上就是現在講權貴資本主義,通過通貨膨脹這種形式,讓價值重新分配。所謂政府官員,還有一些權貴資本家通過這樣的形式拿到了大頭,老百姓實際上是所得無幾。」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百分之十,其中農村居民收入達到百分之二十一左右。但《廣州日報》的文章批評說,扣除物價因素,中國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增長只有百分之七點六,低於經濟增長速度,而且要面對房價飆升、教育開銷劇增和醫療養老保險殘缺不全的困境。在通脹之下,中國的貧富懸殊繼續擴大。
旅居美國的中國學者程曉農分析說,中國高收入人群只佔人口的百分之二,而百分之九十八的中國人在物價上漲下生活壓力大增:
「 個人所得稅徵收點從二千元一個月提到三千五百,這樣中國需要繳納那個人所得稅的只有兩千四百萬人。所得稅起征線這個標準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意味著勉強溫飽的一條生存線。也就是說98%的人收入在溫飽生存線檔次上或者低於這個水平。他們的食品支出通常要佔到收入的40%到50%以上,因為通貨膨脹對他們的打擊是最大的。」
程先生認為,這種局面是中國經濟畸形發展的結果,由於民眾收入偏低,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比例過小,形成了惡性循環:
「 這樣的家庭實際上除了吃飯和房租水電這些開支以後,基本上已經沒有餘錢。沒有能力消費,所以才呈現內需不足。通貨膨脹實際上進一步加劇了內需不足,它會進一步導致工業產品沒有辦法在國內銷售出去。中國政府實際上已經走不出死胡同,它沒有辦法改變這種局面。越是國內內需不足,它就越是擴大出口;擴大出口越多,國內通貨膨脹就越厲害。」
《廣州日報》的文章呼籲,中國政府壓縮公車、招待及出國等三公開支,增加社會福利,帶動中國居民的消費增長,使經濟發展回到正循環軌道。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通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