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蔣經國來了 大陳人「咱沒被拋棄」(組圖)

 2011-07-01 16: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大陳過臺灣「金剛計畫」啟動

五十六年前,大陳島上萬頭攢動,摻雜著一股不安與惶恐。代號「金剛計畫」的大陳撤退行動即將展開,揭開大陳人的遷臺史。

捧著祖宗牌扶老攜幼上軍艦

當年岩壁上還漆著標語「我們要打回大陸」,這種慷慨激昂的標語,是國共交戰、爭奪主權的印記。但危急的情勢,迫使全大陳的壯丁背著棉被家當,婦女抱著新生的嬰兒,老人手裡捧著菩薩神像與祖宗牌,上萬人走過舢舨搭成的碼頭,登上小艇再轉到外海的軍艦,前往他們已經多次聽說、卻未曾親見的「寶島」臺灣。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再也回不了大陳,「打回大陸」成了實現不了的壯志。

運補艦中彈一江山全軍覆沒

三、四十歲以上的臺灣人對大陳島撤退的歷史都還有印象。一九五五年一月十日,大陳一整天都被共軍猛烈轟炸。滿載物資的「中權」號登陸艦在灘頭中彈,艦上汽油桶拖著火焰飛到半天高。八天後,共軍發動三軍協同作戰,攻擊大陳北方門戶一江山,守軍全軍覆沒。

二月八日,蔣中正總統只好接受現實,下令「轉用」大陳駐軍,並且將島上一萬八千多位居民全部撤運來臺。美方派出船隻協助運輸,還動員四艘航空母艦護航。

蛙人拆地雷別了大陳我的家

在探照燈與中外記者的鏡頭下,士兵們不停搬運多年來的裝備。蛙人拆除海灘的地雷與鐵絲網,美軍在灘頭指揮交通,喊著剛學的華語:「兩路!兩路!」國軍將領看著多年心血付諸東流,不甘的心情溢於言表。

二月十二日中午,最後一艘軍艦離開上大陳的灘頭,總計撤出三萬三千七百七十七名軍民,以及四萬噸的物資。

砲聲中 蔣經國來了 大陳人「咱沒被拋棄」

對於大陳人來說,撤退來臺之前那一段時光,蔣經國是所有人共同的記憶。在國府據守大陳的五年中,蔣經國平均每兩個月就來一趟,「蔣主任」總是來無影去無蹤,搭著水上飛機就來到大陳。有時候一個人走在街上,跟民眾打招呼,和士兵下像棋。

住在下大陳西嘴頭的嚴正德回憶,有一回蔣主任到家裡,看到大鍋裡煮著小蕃薯,便問:「我可不可以吃一塊?」別人回答他:「那些蕃薯是要餵豬的,不好意思給主任吃這種東西。」蔣經國說:「不要緊,蕃薯是好東西,豬吃了都會肥,人吃了更不得了!」

台商尚枝菊是大陳義胞的第二代,她已經是第三次回到大陳。她說:「我姑姑那年廿歲,留著兩個小辮子,蔣經國到村子裡來,摸著她的頭說:‘小姑娘,帶你去臺灣好不好?’」

這時大陳人幾乎天天躲空襲警報,政府已宣布要疏散,但一條船也沒來,不免有人懷疑:高官們會不會一走了之,把他們留給共產黨?

蔣經國高調在大陳街上串門子,告訴大家「帶你們去臺灣」。民眾心裏想,蔣總統一定不會拋棄大陳人,否則怎麼敢把「太子」派到最前線來?

根據當時中央日報記者劉毅夫的回憶,在二月上旬的幾天,船團一直未出現,蔣經國憂慮到晚上睡不著覺,只是不能在人前表現出來,甚至不敢爬到山頭上向東邊瞭望。直到二月七日美軍船團出現,蔣經國才鬆了一口氣。

對於被迫放棄大陳,許多文武官員痛心不已,深沉的蔣經國幾乎不曾表現情緒。二月十日他帶著部屬在下大陳,將最後一面國旗升上旗桿,有人忍不住掉下眼淚,他只說:「不要難過,總有一天,我們會打回來。」

回到人去樓空的專員公署,行政專員瀋之岳報告,該搬的東西都已經搬光,蔣經國拿起一根木棍,遞給劉毅夫說:「你就發泄一下吧,今天打壞公家的財產不犯法!」

‍‍‍一九五五年二月中旬,大陳最後一批軍民撤離,蔣經國也返抵基隆港碼頭。

(本文略有刪節)

来源:聯合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