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提出,中國要「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中國需要創造哪些條件,才能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呢?
若論中國的學術史, 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的現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史並不長,但是中國學術史之悠久與任何國家相比都不遑多讓,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中華民族至今仍然站在那個時代的巨人的肩上。
中國的學術發展兩千多年來雖未長期中斷,但遺憾的是,中國大批學人開始在現代科學上下功夫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在這一方面,中國大學與年輕的美國大學相比,都只能算是後輩。這也就難怪許多中國學子都爭先恐後地到美國來深造。
現在中國領導人提出,要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若干所」也許不好說,但是中國幾十年內建設一兩個世界一流大學的能力也許還是有的。
美國僑界知名人士張聞選博士表示,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要有充分的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
美國托萊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冉伯恭表示,建設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師資,中國博士生導師十分缺乏。
「中國研究生的教育最缺的就是博士生導師。現在中國在數量上2010年是全世界授予博士學位最多的國家,5萬多個博士學位,已經超過了美國。在量上已經是全世界最高的了。但在質量上與歐洲和美國這些先進國家有相當的距離。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第一個是師資缺乏,據我所知中國很多大學的博士生導師他自己根本就沒有博士學位,中國最初開始是1984年博士學位只授予了18個人。現在好幾萬了。博士的數目膨脹了。」
冉教授表示,中國多數高校的教學與科研設備距離一流大學差得太遠。
「第二個就是設備問題,特別是在理工方面設備還是差。除了少數幾個重點大學像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南京大學,除掉這幾個重點大學以外,其他大學的設備,特別是理工科的設備跟重點學校比起來還是差。」
冉教授表示,片面以論文數量來衡量學術成績,從而導致學風日下,這也是中國高校的一個嚴重問題。
「第三,中國的研究特別在對導師方面非常注重出版論文的數量,結果有不少的教授出版的東西有抄襲的問題,這一點在中國是相當嚴重的。」
牛津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校長都說,「崇尚學術論戰」是建設一流大學不可或缺的條件。對此,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博士表示,所謂學術論戰,應該就是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
「國外學校校長的講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他們所謂的學術辯論是在學術上面有不同的學術的觀念,就是有比較獨立的學術見解。可能跟別人不一樣,可能在某一個學術領域裡面,在同一個學校裡面,他可以有幾種探索方法或者有幾種理論、有幾種研究方向。學術辯論有不同思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學術思想、研究思想各種各樣的思路和方法的碰撞。」
謝博士表示,中國許多大學忙著「創收」、搞錢,這是沒有辦法成為一流大學的。
「中國大學現在來說要辦成世界第一流大學不光是清華大學,其他大學也好,缺乏的是一個專心一致地辦學,就說你這個辦學是心無旁騖。專門就是注重教育,我就是教育別的東西我不做。首先一點學校少搞或者不搞生意。你的老師、教授都不應該過多地去參與校外的這種賺錢的東西。我們的創新能力不應該放在賺錢上。」
胡錦濤在清華百年校慶上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謝博士表示,只有教授治校才能實現「教師為本」。
「什麼叫教授為本,就是教授治校,讓教授充分地發揮他們活躍的學術思想,使他們敢於衝擊一些舊的理論;敢於衝擊世界一流的目標。中國不是教授治校。要做到教授以他們的教育理念、以他們的學術理念來治理學校、來教育學生。學校老師的思想要真正的解放。有沒有這個肚量,就是美國人所說的多樣性(Diversity)和寬容(Tolerance)。」
在2010-201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行榜上,清華大學排名第58。
對此,張聞選博士談了一個觀點,未必所有人都贊成;他說,這與中國的國勢還沒有強起來有關。
他還說,再過10年,清華大學說不定就進前十名了。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胡錦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